字词 | 中国民间秘密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民间秘密语隐语行话理论专著,《中华本土文化丛书》一种,曲彦斌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8月出版,23.56万字。卷首有作者照片和简介、自序,正文计分九章三十五节。作者自序中说: 民间秘密语是大多数民族所共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人文科学的丛林中,应有其一席之地。运用民俗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将民间秘密语置于民族文化这个基本的大背景中加以梳理、探讨,是本书的基本思想。民间秘密语发生、发展的传承运动,有其自身的源流和规律,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书中力求对民间秘密语的性质、源流、类型、构造方式、社会功能、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其传承、扩布的基本规律诸方面,从历史、语言、民间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维视野,进行“立体式”的综合研究、透析,运用符号学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阐述。鉴于历史上保存流传下来的民间秘密语文献极少,而且零散寻常不易见到,为了说明论点和使读者更多地占有感性认识材料,则于篇幅可能允许的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介绍一点不同时代的秘密语材料。同时,设立专章,对手头所占有的主要民间秘密语文献加以解题和评论。是书绪论部分,论述了中国民间秘密语的一般情况,中国民间秘密语的称谓、符号学特质、源流和类型; 中国民间秘密语的语言学考察一章,考察了反切语和其他语音学构造的民间秘密语,民间秘密语的语法学构造法、修辞学构造方式、逻辑结构与系统性,民间秘密语的地方性及其被选入通语的机缘; 第三章非言语的及其他形式的民间秘密语,考察了“茶阵”与“路阵”,以手势为主体的身势情态秘密语,类文字符号与具有秘密语功能的特殊文字符号,以及谣诀式与话语体的民间秘密语; 第四章通过考察元明戏曲、明代民歌时调和明清小说中的民间秘密语,探讨民间秘密语与文学艺术的联系; 第五、六、七章,系中国民间秘密语的社会文化考察专题; 其一民间秘密语与科学技术史,考察了民间秘密语中的形形色色数码与“军语”,民间秘密语与天文地理、农事及医药; 其二民间秘密语与工商业职业集团,考察了民间手工业、消费服务行业、市商金融、交通运输及通讯等诸行隐语行话;其三民间秘密语与市井变态文化,考察了巫卜星相、娼妓、赌博、流氓及乞丐的隐语行话; 第八章中国民间秘密语要籍解题及史论,介绍、评论了古今有关要籍近20种;第九章民间秘密语与民族文化,论述了其民间语俗属性,民间游艺习俗与秘密语,秘密语称谓中的世俗观念与人际关系,婚丧礼仪行中的民间秘密语,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与民间秘密语。是书出版后,在语言学、民俗学等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浙江学刊》发表佐夫的评论中认为:“全书材料丰富,内容生动,结构严谨,论证清晰,对少而零散的中国民间秘密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使之集中而系统化,从而展示了中国民间秘密语的全景,并为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俗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991年第1期) 《读书》杂志评论说,“资料丰富,立论新颖”。(1991年第1期) 《民间文学论坛》的评论指出,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具有丰富资料价值和很多学术价值的专著,填补了我国民俗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民间秘密语学科的空白”。(1991年第2期)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发表了张天堡题为 《语文学的奇葩——读 〈中国民间秘密语〉》的长篇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民间秘密语》一书的出版,主要意义在于: 首先,全面地、系统地为我们分析了秘密语的形成、发展、分类等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开拓了原来不被重视甚至鲜为人知的传统民族文化现象; 其次,是当前公安等部门及语言学界学习研究秘密语的最好教材; 第三,为高等院校的语言学理论教材做了很好的补充,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中国民间秘密语 中国民间秘密语曲彦斌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年8月出版。大32开,310页。 ☚ 丑语大观 汉语外来语词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