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武术大辞典︱凡例 凡例 一 词条 1.《中国武术大辞典》力求反映中国武术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技术体系,尽量做到包罗武术领域常见的词汇、用语,共收8千余词条。 2.本辞典所列人物条目,仅限于在1987年以前逝世的武术人物中选收。 3.与相邻学科交叉的词条,注重收与武术有密切关系者,释文亦偏重于武术学科的要求。二 排列 1.本辞典书前列分类目录,书后附笔画笔顺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正文按分类目录排列。 2.本辞典分为一般词汇、拳种、兵械、套路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法、功法、养生·保健、教学·训练、组织机构、竞赛·规则·裁判法、历史知识、人物、图籍、弓矢·角力·武戏、歌诀谚语等16类,后列附录。每类所属词条,按层次排列,如“套路运动”;也有按年为序排列的,如“人物”;也有按地区排列的,如“组织”;不便细分的低层次词条, 则按笔划笔顺排列。 3.可列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的多意词条,一般只列入正文顺序靠前类别。例如,“三节棍”,既是兵器名,又用作三节棍的套路名称。“兵械”类靠前,列入兵械类。三 释文 1.释文力求采用现代汉语,字型参照1979年版《辞海》。在注释古代武术人、事、物时,保留有个别古体字。 2.释文一般先写定义,或者概括性的定性说明,再叙述详义。 3.一词多意者,一般分列①②③……,进行叙述。 4.释文相互涉及的词条,一般采用“参见”方法,以避免释文重复。例如,“太极拳”与“陈王廷”两条,注明相互“参见”。 5.释意相同的词条,只撰一条释文。其他列“参见”条。例如,“孙禄堂”参见“孙福全”条。四 笔画笔顺与汉语拼音索引编排 1.笔画笔顺索引是按汉字的笔画笔顺编排。首先根据词目中第一个字的笔画排列先后;笔画相同者按笔顺排列先后。如果词目第一字的笔画笔顺均同,则按第二字的笔画笔顺顺序排列先后。依此逐字类推。 2 汉语拼音索引是按汉语A、B、C、D……的顺序排列,首先根据词目中第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四声顺序排列先后。如第一个字相同,比较第二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四声,如此逐字类推。五 插图 本辞典共插图1000余幅。主要为兵械形制图、典型拳式图、基本技术动作图、人物头像图。有的人物在武术史中影响颇著,但由于资料缺乏,无图像可据插图者,均缺,文中不另说明。
|
☚ 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国武术大辞典︱出版序言 ☛ 00007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