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思想通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思想通史》《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主编。多卷本中国思想史专著。内容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涉及范围较广。共5卷。其中第1卷为古代编,上自殷代,下至战国时期,题为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建国前后1950年三联书店出版。后来第1、2、3卷曾修订一次,1957人民出版社再版。第4卷为唐宋元明时期,题为侯外庐主编,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白寿彝杨荣国、杨向奎、诸青(几个青年)执笔。编写过程前后将近10年,中间曾经过增补和订正。195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下册为南宋至明代时期。第5卷为《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侯外庐著。是将作者抗战时期由生活书店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一书中1840年以前的部分加以修订而成的。该书在学术研究、理论观点及编纂体例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如第1卷《古代思想》分为上中下3篇共17章。上篇为《中国古代思想绪论》,侧重于对社会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中篇为《孔墨显学》,共2章,《孔墨显学和前期儒学思想》一章即着重论孔子,《前期墨家的思想》一章即着重论墨子,对孔、墨这两个最重要的大思想家都不以“孔子”、“墨子”名篇。下篇为《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共10章,依次论述老子、庄子、杨朱、思孟、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子、法家以及纵横家、阴阳五行和杂家的思想,大体以人物名篇,且加有论断。如称庄子为主观唯心主义,思孟学派为唯心主义,惠施为相对主义唯心思想,公孙龙为绝对主义唯心思想等。而于老子亦列在战国时期,尤与他书不同。在学术见解方面,如提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以“贤人作风”著称。认为:“就历史的属性来看,中国的‘贤人’与希腊的‘智者’同为古代国民阶级的思想代表。中西两相对勘,我们可以说,希腊古代思想史在起点上,是追求知识、解答宇宙根源问题的‘智者气象’。而中国古代思想史在起点上,是关心治通、解明伦理的‘贤人作风’。”“以伦常治通的人生智为唯一关心的问题,而无暇论究好象不着实际,不合实用的希腊智者所醉心的宇宙根源问题,以及认识自然与一般知识技能的问题。”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称该书“是中国迄今最详备的一部思想史著作,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 主要责任者: 姜国柱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武汉 字数: 372 千字 页码: 1-406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B2 分辑名:明代卷 语种:中 定价:57.00 出版时间:2011-06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63条词条。 被引频次:16 ![]() 主要责任者: 姜国柱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武汉 字数: 378 千字 页码: 1-413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B2 分辑名:宋元卷 语种:中 定价:58.00 出版时间:2011-07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75条词条。 被引频次:91 中国思想通史 186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共5卷。第一卷,殷代至战国。第二卷,两汉。第三卷,魏晋南北朝。第四卷上册,隋唐至北宋;下册,南宋至明末。第五卷,清初17世纪至清中叶19世纪40年代。1947年出第一卷,至1960年五卷出完。全书以哲学思想为核心,综合哲学、逻辑、政治、伦理等各种思想;对历代的思想发展变迁、主要思想家、重要学术流派,大都作了论述,突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垒。注意社会史与思想史的辩证关系,为“五四”以后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 ☚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大众哲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