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国情Zhongguo jiben guoqing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国情是一个综合范畴和动态概念,其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自然各个领域的基本状况。中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方针,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❷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同时也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与提供更多积累资金以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保健事业、改善住宅和城市公用设施供给能力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是相矛盾的。因此,为了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基础上兼顾增加资金积累,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重视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❸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并且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世界上已利用的150多种矿产资源在中国都有发现,其中137种有一定储量,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水资源居世界第一位,这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但从人均占有量的角度来看,中国又是一个重要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除煤炭等少数矿种外,许多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耕地,相对资源尤为不足,平均每人只有1.3亩。因此,在经济建设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大力节约各种资源;
❹从1949年至今,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过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50年来,无论是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等各方面,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中国已有大中小型工业企业近80多万个,1992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原值约1.3万多亿元。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次历史性的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人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日益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所瞩目。必须看到,中国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农业落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经济效益差,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世界上还处于落后地位;
❺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悠久的历史,培育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于世。
总之,就中国的基本国情看,优势和劣势并存,优势远远大于劣势。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对外开放,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