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哲学大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张岱年著。1937年完成初稿,195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对中国古典哲学的主要问题分类综合,缕析其源流发展,彰显中国哲学的条理系统。人生论部分所占篇幅在全书一半以上,因此这也是一部重要的中国伦理学问题史著作。认为“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见本书1982年版第165页),中国人生论的立论步骤通常是由宇宙论而讲天人关系,进及于性论,再由性论而讲人生的最高准则,最后推衍其原理以讨论人生各问题。据此顺序,作者把人生论析为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人生问题论展开。天人关系是人生论的开端,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包括天人相通、天人相类两个含义。中国人性论的特点是以善恶论性,所注重者不在性的实际内容,而在善恶的起源。“性”至少有三项不同的意谓:第一是“生而自然”,包括告子“生之谓性”的性,荀子“性者天之就也”的性,韩愈“与生俱生”的性以及宋儒的气质之性。第二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亦即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孟子的性,王船山的性日生之性,均属此列。第三是人生之究竟根据,指宋儒的“天地之性”或“本然之性”。书中概括中国人生理想论为九个学说,即仁说,兼爱说,无为说,有为说,诚说,与天为一说,与理为一说,明心说,践形说。指出先秦人生理想论多讲人群生活之大道,即致治之方,近古人生理想论则偏重个人生活之理想境界与其修养方法,两者有大不同。在人生问题篇,作者分析了义与利,命与非命,兼与独,自然与人为,损与益,动与静,欲与理,情与无情,人死与不朽,志与功等十大问题,指出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前八个问题都有一中道、两极端三种学说。作为中国第一部哲学问题发展史的力作,对现、当代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史的研究有较大影响; ![]() (下) 主要责任者: 张岱年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中华书局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569 千字 页码: 337-810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B2 分辑名:下 语种:中 定价:99.00 出版时间:2017-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张岱年全集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张岱年全集之一,共收录40条词条。 被引频次:114 ![]() (上) 主要责任者: 张岱年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中华书局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569 千字 页码: 1-336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B2 分辑名:上 语种:中 定价:99.00 出版时间:2017-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张岱年全集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张岱年全集之一,共收录35条词条。 被引频次:114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