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曲史
散曲史论著。李昌集著。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中国古代散曲史为对象,采用“块面式”的研究方法,以散曲形式的发生、发展,散曲文学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流变,散曲家个体创作史为三个“块面”,展现散曲文学史的立体形象。全书凡三卷。第一卷“散曲形式发展史”,以五章的篇幅详细探讨北曲之渊源与形成(包括北曲调名与体制)、南曲之渊源与形成(包括南曲之渊源与南北曲之分染、南曲体制之演变)、南北曲之格律和散曲之篇制(包括小令、套曲)、散曲之语体形式等问题,对散曲的形式体制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第二卷“散曲文学潮流史”由上下编构成,上编“散曲文学的总体特征”从“避世思想”和“玩世哲学”两端分析散曲文学精神的构架及其成因,又从“风力”、“情采”、“物色”、“辞藻”四方面阐发散曲文学的审美构成。下编“散曲文学潮流史”则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缕述了散曲文学思潮的流变轨迹。第三卷“散曲作家创作史”以个体作家的创作为主,介绍评述了从元代到清末七十馀位散曲家的创作情况。本书资料丰富,提出了不少新见,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和散曲史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