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小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小说 008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的叙事文学不如抒情文学发达,小说出现较晚。“小说” 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指的是无关大道的琐碎言谈。《汉书》著录有“小说”,指的仍是街谈巷议:“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现存所谓汉代小说,大多不是汉代人所作,唐以前人也不将其归入文学部,而列于史地部。《隋书》著录的 “小说”,指的也不过是野史。唐宋以后所谓 “小说”,含“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缉琐语”者,才接近于现代小说的概念。如果就带有创作性的叙事作品来说,上古神话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作品和史书中带情节、人物的片断,也给后世小说以重要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神仙、鬼怪之说盛行,产生了大量的志怪作品,如《列异传》、《搜神记》、《冥祥记》等; 同时,由于崇尚清谈,也产生了《世说新语》这样的志人作品,后人分称这两类作品为“志怪小说”和 “轶事小说”。它们改变了小说“残丛小语”的局面,发展为粗陈梗概之作,尽管当时人是把它们当成纪实的新闻来看的,毕竟已具小说之雏形。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期。至唐代,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全面繁荣,小说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文言短篇小说“传奇”,其得名大概是因晚唐裴铏写了一部小说集《传奇》,后世遂用此名作为对这一类作品的统称。唐传奇的变化主要有三点:一是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始有意为小说”;三是叙写更详细生动。鲁迅指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它不仅影响到后世的小说,对戏曲也有深刻的影响。唐代还有一些笔记小说,如《酉阳杂俎》等,也为后世开一流派。唐代兴起的“说话”、“变文”等讲唱文学,更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对后世小说、戏曲、民间曲艺都有深远影响。因此,唐代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宋代,传奇、笔记等文言小说续有发展,但主要是随“说话”艺术的发展,“话本”繁盛起来,这标志着白话俗文学的兴起。“话本”主要分两支,演说市民生活的 “小说”,讲史的 “平话”。“小说”演为后世的短篇“拟话本”,“平话”演为后世的长篇章回小说。鲁迅指出,宋代在中国小说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宋人之 ‘说话’的影响是非常之大,后来的小说,十分之九是本于话本的。”“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明代初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出现,开始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时期,并开创了“章回体”的形式。明代后期,长篇小说创作出现高潮,产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东周列国志》、《北宋志传》等讲史小说,《金瓶梅》等世情小说,《龙图公案》等公案小说。《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后期出现的“拟话本”,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已经离开说书人的底本,向文人创作的案头文学过渡。“三言二拍”是“拟话本”的代表作。清代,各体小说的创作均有新的发展,更趋于繁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成就最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是成就最高的讽刺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阅微草堂笔记》、《镜花缘》等大量作品,在小说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明末清初李贽、金圣叹对小说、戏曲的大力提倡及精辟评点,提高了俗文学在文坛的地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说理论,对小说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至近代,小说理论日趋成熟,小说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改良主义的宣传家,更将小说视作造就新国民、新政治、新社会的利器,特别强调小说的功利性,纷纷创办小说报刊,对小说的发展自然有巨大的影响。翻译小说的大量问世,更成为清末民初的时尚,对本土小说创作也有巨大的影响。20世纪初兴起的“小说界革命”,便反映出小说在文坛的地位有了根本的变化,已经取代诗文,成为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学体裁。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侠义小说”、“公案小说”、“狭邪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黑幕小说”等门类流派竞相流行,尤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为代表的“谴责小说”影响较大。近代小说的繁荣发展,为现代白话小说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也为古代小说的发展作了有力的收束。 ☚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现代诗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