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历史辞典︱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一、这是一本中型的中国历史专业辞典。它不像历史大辞典和某些专业性辞典那样繁细,也不像某些简明性辞典或手册那样约略。它立足于实用,立足于为多层次读者解决读书、视听、旅游,以及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历史知识问题。鉴此,本辞典的编写,采取了“选条微宽,行文从简”的原则,力求使读者遇到的中国历史知识问题能在本辞典中查得到,便于查。 二、本辞典的收词范围,上自古人类和远古文化遗存,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包容各个时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以及文物、考古等。共收词目9794条。其中,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 6333条;近代史(1840—1919) 2153条;现代史(1919—1949) 1308条。现代人物,以1989年6月前逝世者为限。此后健在者,不少人虽在新中国成立前或功业甚著,或学有大成,但出于体例的考虑,只好请容将来补写。 三、为了更好地发挥工具书的作用,本辞典除附《历朝兴亡关系示意图》、《历代年号通检》外,还有中国历代户口、田亩及历代度量衡对照等多种附录,备读者查阅。 四、本辞典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已出版的诸多历史专著和历史资料,以及辞书、手册等等,吸收了某些成果,恕不一一注明;同时,也对现代辞书的诸多错讹作了订正, 以求提供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 五、本辞典按词目第一字的笔划和字数多少排列。笔划相同者,根据国内图书馆通行的编目方法, 以笔形、一丿为序,(乛在一部,��在丿部);第一字相同而字数不等者,字少者在前,字多者在后。 六、文中中国年号后括注数字为公元纪年。 七、本辞典采用主编负责制,先集体讨论编纂原则和诸项要求,然后由蒋福亚副教授、邱远猷研究员、高军教授分别主持古代部分、近代部分和现代部分的编写,并负责修定,最后由张作耀编审统稿。 八、书中不足或错误在所难免,期望广大读者与专家提出批评与建议, 以便再版时订正。2000年8月 |
☚ 中国历史辞典︱笔画索引 中国历史辞典︱中国历代度量衡对照 ☛ 00005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