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历史博物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迁入现址,改现名。占地45000m2,建筑面积32000m2。馆藏文物30余万件。其中一级品2000余件。基本陈列《中国通史陈列》,分10个部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共展出文物5450件,陈列面积8000m2。2003年2月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初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总数达16962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原始社会陈列”于1951年正式展出,以此为起点,“中国通史陈列”各个历史阶段陈列逐步完成并进行了预展。
1959年10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1961年7月1日,“中国通史陈列”正式对外开放。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进行,突出秦汉、隋唐、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统一场面,将通史陈列下限延至“五·四”运动。
自1978年始,中国历史博物馆制定了全馆8年发展规划纲要,除继续完善通史陈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还积极参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动,组织和参加了多项考古发掘,举办了多项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览,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山西应县木塔辽代文物展览”、“医圣张仲景展览”、“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丝绸之路与茶之路”、“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等展览。
1983年,恢复中国历史博物馆独立建制,将旧民主主义革命陈列划归中国革命博物馆。1984年,“中国通史陈列”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历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表现。1988-1997年,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全国各地征调了近千件文物,绝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出土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同时,陈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设计。修改后的“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于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开幕之日对外开放,“中国通史陈列”隋唐至明清时期也于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开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与日本合作,对广东南海海域进行调查,并于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先后对广东、山东、辽宁等地水域进行调查。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签订了合作开展现代航空摄影考古意向书,开始进行洛阳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古代大型遗址的航空摄影考古勘察。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示50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50年特别展览”于国庆节前在本馆中央大厅展出。同年还成功举办了“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并参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展览工作。
地址:东城区天安门广场东侧 邮编:100010
电话:86-10-65128901

☚ 中国地质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建于1959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为一座建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40米,最高点40米,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米,中央部分及两翼中部为四层建筑,余为三层,正中为24根成双排列的高大方形廊柱,横额嵌有旗徽。正门两端有高耸的方形柱楼,上饰火炬浮雕。两馆以中线对称分开,南部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该馆有藏品30余万件,包括历代文物、档案等,其中不乏国内仅有或罕见的珍品。此外又收藏图书20余万册,报刊数百种。其基本陈列为中国通史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亦常举办临时性专题展览,并从事考古、文物及历史的学术研究。

☚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博物馆 ☛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最著名的国家级通史博物馆。建于1959年,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该馆现拥有30万件藏品,包括全国各地考古发现的最珍贵的古代文物,如石器、陶瓷器、金属器物以及大量书法、绘画与文献等。常年举办对外陈列的《中国通史陈列》,集合组织了9000多件陈列品,是一部用珍贵历史文化实物资料写成的中国历史。整个陈列从100多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开始,一直延续到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结束,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分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系统、科学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良传统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光辉业绩。该馆还举办过一些较有影响的临时展览,如《曾侯乙墓青铜器展览》,出版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对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馆藏文物达30万件。该馆的基本陈列是《中国通史陈列》。陈列内容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起,到1919年“五四”运动止,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为序,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部分。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展出文物资料9000余件,其中大部分是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品,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各种馆藏文物、图表、模具和文字说明,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示出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科学地系统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文化发展、中外友好往来和中国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悠久历史;着重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革命传统。它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历史学、考古学、博物学、人类学、宣传舆论学等进行研究的机构。

☚ 中国青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 ☛

中国历史博物馆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