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证名索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证名索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病证名索引

 二画: 儿
 三画: 下 大 女 小 子
 四画: 无 五 不 中 气 月 双
 五画: 玉 功 去 艾 石 白 半 孕
 六画: 老 过 吊 回 伪 全 交 产 并 阴
 七画: 弄 赤 花 杨 更 足 肠 闷 怀 初 妊
 八画: 青 直 抱 转 易 败 乳 炙 试 居 经
 九画: 药 带 临 咽 品 重 鬼 盆 胞 胎 差 逆 宫 绝 骈
 十画: 恶 热 缺 积 倒 候 息 徐 脆 脏 皱 难
 十一画: 黄 梅 梦 崩 假 断 堕
 十二画: 葡 落 黑 痛 滑
 十三画: 暗 嗣 错 痰 新 数
 十四画: 漏 寤
 十六画以上: 避 癥
二画
儿晕 27
儿枕痛 41
三画
下胎 18
大满月 35
大小肠交 46
女子不月 8
小产 23
小满月 35
小户嫁痛 53
小便出粪 46
子气 25
子鸣 28
子肿 25
~, 气滞 25
~, 肾虚 25
~, 脾虚 25
子疟 31
子泄 30
子晕 27
~, 气血两虚 27
~, 肝阳上亢 27
~, 痰浊壅盛 27
子病 21
子烦 26
~, 阴虚 26
~, 肝郁 26
~, 痰火 26
子悬 25
~, 肝郁 25
~, 脾虚 25
~, 胎热上逆 26
~, 胎寒气逆 26
子淋 26
~, 阴虚 27
~, 实热 26
子瘖 27
~, 肺燥 28
~, 肾阴虚 28
子啼 28
子痢 29
子痫 27
~, 阴虚肝旺 27
~,脾虚肝旺 27
子满 25
子嗽 26
~, 风寒 26
~, 脾虚 26
~, 肺阴虚 26
子户肿胀 52
四画
无乳 47
五色带 17
~,五脏虚损 17
~, 湿热下注 17
五色带下 17
不孕 17
~, 肝郁 18
~, 痰湿 18
~,原发性 17
~, 继发性 17
~, 肝肾不足 18
~, 胞宫寒冷 18
~, 脾肾虚损 18
中医妇科学 1
中药转胎法 34
气胎 31
月水 2
月事 2
月经 2
月信 2
月经病 3
月水不断 6
月事不来 8
月经过少 7
~, 血虚 7
~, 血淤 7
~, 肾虚 7
~, 痰阻 7
月经过多 6
~, 气虚 6
~,血热 6
~, 痰湿 6
月经先期 4
~, 气虚 5
~, 郁热 4
~, 肾虚 5
~, 实热 4
~, 虚热 4
月经后期 5
~, 气滞 5
~, 血虚 5
月经后期, 实寒 5
~, 虚寒 5
~, 痰湿 5
月经愆期 5
月经趱前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5
~, 肝郁 5
~, 肾虚 5
~, 脾虚 6
双胎 19
五画
玉门不闭 39
功血 56
~, 肝肾阴虚 56
~, 淤阻脉络 56
~, 脾肾阳虚 5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6
去胎 18
艾灸至阴穴转胎法 34
石瘕 49
白带 15
~, 风冷 15
~, 肾虚 15
~, 脾虚 15
~, 湿热 15
~,寒湿 15
~, 痰湿 15
白带下 15
白浊 14
半产 24
孕痈 31
~, 未成脓 31
~, 脓已成 31
孕悲 49
六画
老年经断复行 13
~, 肝郁脾虚 14
~, 肾虚肝旺 14
过期不产 34
~, 气虚 34
~, 血虚气滞 34
过期妊娠 34
吊阴痛 53
回乳 48
伪胎 31
~, 气滞 32
~,痰浊 32
~, 气血虚弱 31
全不产17
交肠 46
交接出血 51
~, 心脾两虚 51
~, 冲任损伤 51
~, 肝火妄动 51
交接辄血 51
产后 35
产难 34
产后病 36
产后痈 48
产后痢 43
产褥期 35
产门不闭 39
~, 气虚 39
~, 产伤 39
产后三冲 37
产后三急 37
产后中暑 43
产后气喘 44
~, 气虚欲脱 44
~, 风寒伤肺 44
产后风痿 46
产后发热 42
~, 伤食 42
~, 血虚 42
~, 血淤 42
~, 劳伤 42
~, 蒸乳 42
~, 感染邪毒 42
产后发痉 39
产后自汗 44
~, 气虚 44
~, 血虚 44
产后血晕 40
~, 血虚气脱 40
~, 血淤气逆 40
产后血崩 40
~, 劳伤冲任 40
~, 淤血内阻 40
~, 暴怒伤肝 40
产后呕吐 37
~, 胃寒 37
~, 食滞 38
~, 痰饮犯胃 38
产后尿血 45
~, 气虚 45
~, 虚热 45
产后郁冒 39
产后泄泻 38
~, 伤食 38
~, 肾虚 38
~, 脾虚 38
~, 湿热 38
~, 寒湿 38
产后咳嗽 43
~, 风寒犯肺 43
~, 阴虚肺燥 44
~, 淤血犯肺 44
产后痉症 39
~, 血虚 39
~, 外感风寒 39
~, 感染邪毒 39
产后浮肿 45
~, 肾虚 45
~, 脾虚 45
~, 血虚气滞 45
~, 败血流注 45
产后调护 35
产后虚羸 44
~, 气虚 44
~, 血虚 44
~, 阳虚 44
~, 阴虚 44
产后盗汗 38
产后遗尿 46
~, 气虚 46
~, 产伤 46
~, 肾虚 46
产后遗粪 46
产后遗溺 46
产后蓐劳 45
产后腰痛 47
~, 风寒 47
~, 血淤 47
~, 肾虚 47
产后腹痛 41
~, 血虚 41
~, 血淤 41
~, 食滞 42
~, 寒凝 41
产后大便难 39
~, 气虚 39
~, 血虚 39
产后病诊法 36
产后湿热痢 43
产后寒湿痢 43
产后小便不通 46
~, 气虚 46
~, 气滞 46
~, 肾虚 46
产后小便出血 45
产后小便淋漓 46
~, 实热 46
~, 虚热 46
产后小便频数 45
~, 气虚 45
~, 肾虚 45
产后妄言发狂 42
~, 血虚 42
~, 肝热 42
产后乳汁不行 47
产后乳汁自出 48
~, 气虚 48
~, 肝热 48
产后惊悸恍惚 42
~, 血虚 43
~, 心脾气虚 43
产后遍身疼痛 47
~, 外感 47
~,血虚 47
~, 血淤 47
产后病治疗大法 36
并月 2
阴吹 52
~, 中气不足 52
~, 饮停中焦 52
~, 肝郁气滞 52
~, 肠胃枯燥 52
阴冷 53
~, 风寒外袭 53
~, 肝经湿热 53
~, 肾阳虚衰 53
~, 痰湿下流 53
阴肿 52
~, 气虚下陷 52
~, 肝经湿热 52
阴挺 51
~, 气虚下陷 51
~, 肾气不固 51
~, 湿热下注 51
阴蚀 53
阴疮 53
~, 气虚挟热 53
~, 肝经湿热 53
阴痒 51
~, 血燥生风 52
~, 湿热下注 51
阴痛 53
~, 风邪外袭 54
~, 肝郁气滞 53
~, 肝肾亏损 53
阴寒 53
阴门搔痒 51
阴户肿痛 52
阴挺下脱 51
七画
弄胎 33
赤带 16
~, 血虚 16
~, 湿热 16
~, 心肝火炽 16
赤带下 16
赤白带 16
~, 虚热 16
~, 虚寒 16
~, 湿热 16
赤白带下 16
花癫 51
杨子建十产论 33
更年期综合征 13
足跟痛 50
~, 肝肾阴虚 50
~,脾肾阳虚 50
肠覃 49
闷气生 34
闷脐生 34
怀孕 19
初潮 2
妊娠 19
妊娠病 20
妊娠下痢 29
~, 虚寒 29
~, 湿热 29
妊娠中暑 30
妊娠风痉 27
妊娠心烦 26
妊娠失音 27
妊娠伤寒 30
妊娠诊法 19
妊娠阻病 21
妊娠疟疾 31
~, 热多寒少 31
~,寒多热少 31
妊娠泄泻 30
~, 食滞 30
~, 虚寒 30
~, 湿热 30
妊娠怔忡 29
~, 心火亢盛 30
~, 心血不足 30
妊娠咳嗽 26
妊娠眩晕 27
妊娠调理 19
妊娠遗尿 28
~, 肾气不足 28
~, 脬中蕴热 29
~, 脾肺气虚 28
妊娠痫症 27
妊娠感冒 30
~, 风热 30
~, 风寒 30
妊娠腰痛 24
~, 风寒 25
~, 肾虚 24
~, 跌仆淤阻 25
妊娠腹痈 31
妊娠腹痛 24
妊娠胎不长 24
妊娠胎萎燥 24
妊娠大便不通 29
~,大肠燥热 29
~, 血虚津亏 29
~, 胃肠气滞 29
~, 脾肺气虚 29
妊娠小便不通 28
妊娠小便淋痛 26
妊娠腹内钟鸣 28
妊娠大便秘不通 29
妊娠病治疗大法 21
八画
青带 16
~, 湿热 16
~, 肝肾阴虚 16
青带下 16
直肠阴道瘘 46
抱儿痨 26
转胞 28
~, 气虚 28
~, 肾虚 28
易产滑胎 23
败血冲心 37
败血冲肺 37
败血冲胃 37
乳泣 32
~, 气虚不摄 32
~, 阴虚内热 33
~, 肝经郁热 32
乳汁不行, 气血虚弱 47
~, 肝郁气滞 48
乳汁自涌 48
炙脔 50
试水 33
试胎 33
居经 2
经少 7
经早 4
经闭 8
~, 血虚 8
~, 肾虚 8
~, 寒湿 8
~, 气滞血淤 8
经乱 5
经迟 5
经断 2
经漏 6
经水过多 6
经血过多 6
经行口糜 13
~, 心火上炎 13
~, 胃热炽盛 13
经行头痛 10
经行头痛,痰湿 10
~, 气血虚弱 10
~, 阴虚肝旺10
~, 肝郁气滞 10
经行发热 11
~, 气虚 11
~, 血淤 11
~, 阴虚 11
~, 肝郁 11
经行而泻 10
经行吐衄 9
~, 阴虚 9
~, 肝热 9
~, 肺燥 9
经行声瘖 12
经行呕吐 13
~, 肝胃不和1 3
~, 脾胃虚弱 13
~, 痰饮内阻 13
经行身痛 11
~, 外感 12
~, 寒湿 12
~, 气血虚弱 11
经行乳胀 10
~, 肝郁气滞 10
~, 肝肾阴虚 10
经行泄泻 10
~, 肾虚 11
~, 脾虚 10
经行宜忌 2
经行便血 12
~, 肝热 12
~, 实热 12
~, 虚热 12
经行音哑 12
~, 肝肾阴虚 12
~, 肺肾阴虚 12
经行浮肿 11
~, 肾虚 11
~, 脾虚 11
经行腹痛 7
经行瘖 12
经来发热 11
经前泄水 11
经病发热 11
经病诊法 3
经期延长 6
~, 气虚 6
~, 血热 6
~, 血淤 6
经期退后 5
经期超前 4
经行风疹块 12
~, 风热 12
~, 血虚 12
经来遍身浮肿 11
经病治疗大法 4
经断前后诸证 13
~, 心脾两虚 13
~, 肝肾阴虚 13
~, 脾肾阳虚 13
九画
药物验胎 19
带下 14
带下医 14
带下病 14
带下病诊法 14
带下病治疗大法 14
临产 33
临产血晕 35
~, 气虚 35
~, 血淤 35
临产调护 33
临产离经脉 33
临产六字真言 33
咽哽 50
品胎 19
重身 19
鬼胎 31
盆腔炎 55
~, 热毒壅盛 55
~, 湿热蕴结 56
~,寒湿凝滞 56
胞阻 24
~, 气郁 24
~, 血寒 24
~, 血虚气弱 24
胞衣不下 35
~, 气虚 35
~, 寒凝 35
~, 败血壅滞 35
胞衣先破 33
胎水 25
胎教 19
胎漏 22
胎不长, 血热 24
~, 血寒 24
~, 气血虚弱 24
胎上逼心 25
胎气不安 22
胎水肿满 25
胎动不安 22
~, 血热 23
~, 肾虚 22
~, 气血两虚 23
~, 跌仆闪挫 23
胎死不下 32
~, 气血虚弱 32
~, 气滞血淤 32
胎衣不下 35
胎前摄养 19
胎萎不长 24
胎漏下血 22
~, 血热 22
~, 肾虚 22
~, 虚寒 22
~, 癥病 22
~,气血虚弱 22
差经 12
逆经 9
宫外孕 54
~, 气虚血淤 54
~, 血虚气脱 54
~, 淤血内结 54
宫颈癌 54
~, 气血两虚 55
~, 肝郁气滞 55
~, 肝肾阴虚5 5
~, 脾肾阳虚 55
~, 湿毒下注 55
绝经 2
骈胎 19
十画
恶阻 21
~, 痰滞 21
~, 肝胃不和21
~,脾胃虚弱 21
恶露 35
恶露不下 40
~, 气滞 41
~, 血寒 41
~, 气血虚弱41
恶露不尽 41
恶露不绝 41
~, 气虚 41
~, 血淤 41
~, 怒火伤肝 41
热入血室 48
缺乳 47
积聚 49
倒经 9
候胎 19
息胞 35
徐之才《逐月养胎法》 20
脆脚 25
脏躁 49
~, 产后 49
~, 心血不足 49
~, 心肝火旺 49
~, 痰火交炽 49
皱脚 25
难产 34
~, 气虚 34
~, 气滞 34
十一画
黄带 15
~, 湿毒 15
~, 湿热 15
黄带下 15
梅核气 50
~, 肝郁 50
~,痰结 50
梦交 50
~, 心脾两虚 50
~, 阴阳并乖 50
崩中 8
崩漏 8
~, 气虚 9
~, 血热 9
~, 血淤 9
~, 肾虚 9
假孕 31
断产 18
~,针灸 18
~, 香窜 18
~, 宫热 18
~, 宫寒 18
断乳 48
断绪 17
堕胎 23
十二画
葡萄胎 31
落茄病 51
黑带 16
~, 热郁 16
~, 虚寒 17
黑带下 16
痛经 7
~, 气血虚弱 7
~, 气滞血淤 7
~, 肝肾亏损 7
~,寒邪凝滞 7
滑胎 23
~, 气血两虚 23
~,血虚内热 23
~, 肾脾两虚 23
十三画
暗产 23
暗经 2
嗣育 17
错经 12
痰胎 31
新产三病 38
新产感冒 43
~, 风热 43
~, 风寒 43
新生儿窒息 34
新室嫁孔痛 53
数堕胎 23
十四画
漏下 8
漏乳 48
漏胎 22
寤生 34
十六画以上
避年 2
癥瘕 49
~, 气滞 49
~, 血淤 49
~,痰湿 50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索引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写说明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证名索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病证名索引

二 画: 二 八
三 画:: 三 干 土 下 大 上 山 亡 女 小 飞 马
四 画: 开 天 元 无 云 五 太 巨 中 内 气 风 乌 火 为 以 双 水
五 画: 玉 正 左 右 石 目 申 电 四 丘 白 外 包 玄 头 皮 丝
六 画:地 老 百 至 过 光 当 曲 因 肉 传 伤 仰 血 后 行 会 合 色 冲 冰 产 充 妄 关 艮 阳 阴 如
七 画:玛 形 远 坎 赤 花 两 护 连 时 足 听 针 钉 近 坐 肝 角 迎 冷 状 间 兑 沉 坠 妊 鸡
八 画: 青 坤 枣 抱 轮 虎 垂 物 金 命 肺 肿 鱼 狐 盲 泪 泽 实 视 承 练 孤
九 画:药 面 按 点 临 星 钩 重 侵 剑 胞 胎 急 养 前 逆 烂 浊 洗 津 室 突 神 眉 络 绝
十 画:珠 起 真 振 损 热 圆 倒 脑 高 疳 离 拳 兼 烙 浮 流 涩 窍 陷 通 能
十一画:堆 萤 黄 乾 虚 雀 眦 眯 眼 眸 悬 银 偃 偷 偏 庠 旋 商 清 混 液 深 惊 宿 胬 绿
十二画: 斑 散 椒 粟 颊 睑 黑 痘 湿 滑 属 强 巽
十三画: 雷 睛 睢 睥 照 㗜 颔 触 解 瘀 痰
十四画: 聚 蜡 蝇 鹘 熏 膏 瘈 精 漏
十五画: 横 敷 震 辘 暴 熨十六画: 瘿 凝 辨
十七画以上: 醢 翳 瞳 臂 覆 攀 攒 蟹 颧
二画
二间 23
八卦 12
八廓 12
八纲辨证 14
三画
三阴交 23
三焦俞 24
干熨 22
干涩昏花 63
土疡 27
土疳 27
下陵 23
下眼睑 5
大阴 23
大眦 5
大椎 25
大敦 24
大骨空 25
大眦漏 36
大雷头风 61
大患后生翳 44
大眦赤脉传睛 41
大嘴赤脉附睛障 41
上眼胞 5
上胞下垂 25,31
山廓 12
亡血目病 77
亡血过多之病 77
女子逆经赤涩 74
小眦 5
小骨空 25
小眦漏 36
小儿斗睛 70
小儿青盲 67
小儿疳伤 75
小儿通睛 69,70
小儿雀目 68
小儿剳目 32
小雷头风 61
小儿双睛呆转 70
小儿两目连劄 32
小儿疳眼外障 75
小儿通睛内障 51
小儿斜视外障 70
小眦赤脉传睛 41
小嘴赤脉附睛障 41
小儿斑疮入眼外障 75
飞尘入眼 72
飞尘眯目 72
马蝗积证 41
四画
开导法 22
天府 23
天柱 24
天旋 70
天廓 12
天牖 24
天行气运 37
天行赤目 37
天行赤眼 25,37,38,49
天行赤热证 37
天行赤眼暴翳 44
元府 5
无时冷泪 25,35
无时泪下 35
无时热泪 35
云翳 25,49
云雾移睛 63,64
五轮 11
五风变 60
五风内障 26
五风变内障 59,53
太阳 25
太泉 23
太渊 23
巨髎 23
中注 24
中渚 24
中医眼科学 1
中医眼科发展史 1
内关 24
内眦 5
内障 52
内障, 乌风 61
~, 青风 60
~, 黄风 60
~, 雀目 68
~, 绿风 60,61
~, 黑风 61
~, 五风变 59
~, 雷头风 61
内堆云 49
内急外弛之病 34
内障症状辨证 16
气轮 12
气胀 39
气翳 46
气轮枯落 40
气壅如痰 38
气与眼的关系 8
风池 24
风轮 12
风府 25
风眼 29
风廓 12
风沿烂 29
风赤疮痍 29,30
风吹出睑 31
风轮赤豆 44
风弦赤烂 29
风牵出睑 31
风牵睑出 31,32
乌珠 5
乌睛 5
乌风内障 61
乌轮赤晕 44
火疡 42
火疳 41
火廓 12
为产症 74
以长为短 64
双目睛通 70
水轮 12
水泉 24
水廓 12
水谷廓 12
水晶障 49
五画
玉枕 24
玉粒分经 33
玉翳浮瞒 49
玉翳浮满外障 48
正漏 47,48
左偏风 61
左右偏头风 61,62
右偏风 61
石榴翳 33
目 5
目系 5
目青 42
目疣 31
目晕 59
目痒 32
目窗 24
目睛 5
目劄 32
目上视 70
目仰视 69,70
目连札 32
目珠子 5
目珠管 39
目偏视 25,69
目锐眦 5
目中结骨 33
目生珠管 39
目闭不开 31,73
目睛瞤动 31
目赤如鸠眼 50
目偏视风牵 69
目不能远视候 69
目视一物为两候 66
申脉 24
电光夜照 65
电光性眼炎 25,73
四白 23
丘墟 24
白仁 5
白果 49
白眼 5
白睛 5
白涩症 25,37,63
白眼青 42
白珠俱青 42
白睛红赤 44
白睛溢血 39,44
白内障手术 54
白内障针拨术 55
白翳黄心内障 53
白内障针拨吸出术 56
白内障针拨套出术 55
外关 24
外眦 5
外障,小儿疳眼 75
~, 痒极难忍 32
~, 伤寒热病后 76
~, 因他病后生翳 76
外偃月 46
外物伤目 72
外障症状辨证 15
包浆内障 53
玄府 5
头冲 23
头维 24
皮急紧小 34
皮急缩小 34
皮翻粘睑 32
丝竹空 24
六画
地仓 23
地倾 31
地廓 12
老翳 49
老肉板睛 41
百会 25
百劳 25
至荣 24
过敏性结膜炎 25
光明 24
光华晕大 59
当容 25
曲牙 23
曲池 23
因他证 76
因他病后生翳外障 76
肉轮 12
传导廓 12
伤寒眼 38
伤血过多之症 77
伤寒热病后外障 76
仰月翳内障 53
血轮 12
血室涩痛 74
血翳包睛 43
血灌瞳神 40,51
血与眼的关系 8
血灌瞳人外障 51
血灌瞳仁内障 51
后顶 25
后谿 23
行间 24
行经目痛 74
会维 23
会阴廓 12
合谷 23
色似胭脂证 39
冲阳 23
冲风泪出 35
冰瑕翳 25
冰壶秋月 49
冰翳内障 53
冰瑕翳深外障 48
产后证 74
产后目病 74
充风泪出 35
妄见 64
关元 24
关冲 24
关泉廓 12
艮卦 12
阳白 24
阳泽 23
阳蹻 24
阳邪风证 62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68
阴蹻 24
阴风障 68
阴阳翳 49
如金内障 53
如银内障 52
七画
玛瑙内伤 49
形如虾座 39,40
远视 69
坎卦 12
赤丝虬脉 38,41
赤脉下垂 43
赤脉传睛 41
赤脉贯睛 38,41
赤痛如邪 42
赤膜下垂 43
赤丝乱脉证 38
花白翳陷 46
花翳白陷 46
两目紧急缩小 34
护睛水 5
连珠外翳 49
时复证 76
时发时散翳 45
足三里 23
听会 24
针眼 25,27
钉翳根深 49
近视 69
坐起生花 63
肝俞 24
肝管 5
肝虚雀目 67,68
角孙 24
迎香 23
迎风赤烂 29
迎风冷泪 25,35
迎风洒泪 35
迎风热泪 35
迎风流泪 35
冷烂 29
冷敷法,药物 21
状如鱼胞 39,40
状如鱼脬 39
状如悬胆 40
间谷 23
兑冲 23
兑卦 12
兑骨 23
沉翳 49
沉翳内障 53
坠睛 69,70
妊娠目病 74
鸡盲眼 68
鸡冠蚬肉 32
八画
青盲 26,67
~, 小儿 67
青睛 5
青风内障 60
坤卦 12
枣花翳内障 53
抱轮红 44
轮上一颗如赤豆 44
虎口 23
垂帘障 43
垂帘膜 43
垂帘翳 43
物损真睛 72
金井 5
金疳 38,42
金疡玉粒 39
命门 24
肺瘀证 41
肿胀如杯 28
鱼尾 25
鱼腰 25
鱼子障 33
鱼鳞障 25,49
鱼子石榴 33
鱼睛不夜 71
狐惑 50
盲俞 24
泪孔 23
泪窍 6
泪膛 6
泽廓 12
实热生疮 30
视惑 64
视一为二 65
视大为小 64
视小为大 64
视正反斜 64
视正为斜 64
视直如曲 64
视物易色 64,65
视物倒植 65
视物颠倒 64,65
视定反动 65
视定若动 64,65
视瞻有色 26,64,65
视瞻昏渺 26,62,63
视正反邪证 64
视网膜脱离 67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66
承光 24
承泣 23
练睛 35
孤星伴月 49
九画
药物冷敷法 21
药物热敷法 21
面髎 23
按摩疗法 26
点眼法 21
点、洗、薰眼法 21
临泣 24
星月聚散 45
钩割法 22
重瞳 51
剑脊翳 49
剑横秋水 49
胞睑 5
胞阳廓 12
胞生风粒 33
胞生痰核 31
胞肉胶粘 34
胞肉胶凝 34
胞轮振跳 31
胞肿如桃 28
胞虚如毬 28
胞睑振跳 25,31
胎风赤烂 29
胎患内障 53
急性视神经炎 66
养老 23
养化廓 12
养目法 26
前谷 23
前顶 25
逆顺障 25
逆经赤肿 74
烂弦风睑 29
浊害清和症 75
洗眼法 21
津液廓 12
津液与眼的关系 8
室女逆经 74
突起睛高 71
突睛外障 71
神门 23
神水 5,8
神光 5,9
神珠 5
神膏 5,8
神气枯瘁 43
神水将枯 43
神光自见 65
神光自现 64,65
神珠自胀 59
神珠将反 69,70
眉棱骨痛 62
络郤 24
绝阳 23
十画
珠突出眶 71
起坐生花 63
真气 8
真血 8
真精 8
振胞瘀痛 72
损翳 48
热烂 29
热敷法, 药物 21
圆翳内障 26,52
圆翳外障 49
倒睫 34
倒睫毛 34
倒睫拳毛 34
倒睫拳挛 34
脑户 25
脑空 24
高风雀目 60,68
高风障证 68
高风内障证 68
疳眼证 75
离卦 12
拳毛倒睫 34
兼胎症 74
烙法 22
浮萍障 45
浮翳内障 52
流金凌木 41,44
涩翳内障 52
窍漏 36
陷翳 49
通瞳 51
能远怯近 69
能近怯远 69
能远视不能近视 69
能近视不能远视 69
十一画
堆云 49
萤星满目 63,64,65
黄仁 5
黄精 5
黄油证 41
黄油障 43
黄风内障 60
黄脓上冲 49
黄液上冲 47,49
黄膜上冲外障 49
乾卦 12
虚潭呈月 49
雀目 26
~, 小儿 68
~, 肝虚 67,68
~, 高风 68
雀目内障 68
眦赤烂 29
眦帷赤烂 29
眯目飞扬 72
眯目飞尘外障 72
眼丹 28
眼目 5
眼皮 5
眼系 5
眼带 6
眼神 8
眼珠 5
眼眦 5
眼睛 5
眼睫 5
眼睥 5
眼窠 6
眼瘤 31
眼眶骨 6
眼与外伤 11
眼与经络 7
眼与脏腑 6
眼之切诊 14
眼之四诊 13
眼之问诊 14
眼之闻诊 14
眼之望诊 13
眼内风痒 32
眼见黑花 63
眼皮下垂 31
眼皮翻出 32
眼底出血 66
眼胞菌毒 32
眼胞痰核 31
眼棱紧急 34
眼睑垂缓 31
眼科止血法 19
眼科祛湿法 18
眼病与七情 10
眼病与六淫 9
眼与肝、 胆关系 6
眼与神的关系 8
眼与睥、 胃关系 6
眼科针灸疗法 23
眼与心、 小肠关系 6
眼与肾、 膀胱关系 6
眼与肺、 大肠关系 6
眼的结构及功能 5
眼科平肝潜阳法 19
眼科补益肝肾法 18
眼科泻火解毒法 17
眼科活血祛瘀法 20
眼科祛风清热法 17
眼科退翳明目法 20
眼科益气养血法 18
眼科滋阴降火法 19
眼科疏肝理气法 19
眼病与饮食劳倦 11
眸子 5
悬球 28
银星独见 45
偃月翳 46
偃月内障 46
偃月侵睛 46
偃月障症 46
偃月翳内障 53
偷针 27
偏漏 42
痒极难任 32
痒若虫行证 32
痒极难忍外障 32
旋胪泛起 48
旋螺尖起 48
旋螺突出 48
商阳 23
清净廓 12
混障 46
混睛障 46
混睛外障 46
液道 6
深疳为害之病 75
惊振内障 54
惊振外障 73
宿翳 48
胬肉侵睛 41
胬肉攀睛 41,44
绿风内障 37,51,49,60
绿翳青盲 60
十二画
斑脂翳 48
斑痘疮入眼 75
斑疹余毒之病 75
散翳内障 52
椒疮 33
粟疮 33
粟子疾 33
颊车 23
睑皮 5
睑废 31
睑眩 5
睑内结石 33
睑弦赤烂 29
睑粘睛珠 35
睑硬睛痛 27
睑生风粟外障 33
黑仁 5
黑珠 5
黑眼 5
黑睛 5
黑风内障 61
黑夜睛明 64,65
黑翳如珠 47,48
黑水凝翳内障 53
痘疹入眼 75
痘疹余毒 75
湿熨 22
滑翳内障 52
属累 24
强间 25
巽卦 12
十三画
雷廓 12
雷头风 61,62
雷头风内障 53,61
睛凸 71
睛明 23
睛带 6
睛漏 36
睛高突起 71
睛黄视渺 63
睢目 31
睥生痰核 31
睥肉粘轮 35
睥轮振跳 31
睥急紧小 34
睥虚如毬 28
睥翻粘睑 32
照海 24
㗜鼻法 22
颔厌 24
触伤真气 54
解谿 23
瘀血灌睛 39,40
痰核 31
十四画
聚开障 45
聚星障 25,33,45
蜡目 77
蝇翅黑花 63
蝇头蟹眼外障 48
鹘眼凝睛 71
熏洗法 21
熏眼法 21
膏伤珠陷 71
瘈脉 24
精明 23
精与眼的关系 8
漏睛 36
漏睛疮 36
十五画
横翳内障 52
敷眼法 21
震卦 12
辘轳自转 70
辘轳转关 70
辘轳展开 50
暴盲 26,62
暴风客热 25,34,37,38,49
暴赤生翳 44
暴疾风热外障 38
暴露赤眼生翳 44
暴赤眼后忽生翳 44
熨法 21
十六画
瘿漏 31
凝脂翳 25,46,49
辨目赤 16
辨目昏 16
辨目泪 16
辨目眵 16
辨目痒 16
辨目痛 15
辨羞明 16
辨翳膜 16
辨目妄见 17
辨目肿胀 16
辨头目胀痛 17
辨瞳神形态 17
十七画以上
醢螺出壳 48
翳风 24
瞳 5
瞳人 5
瞳仁 5
瞳神 5
瞳子髎 24
瞳人开大 50
瞳子散大 50
瞳仁散大 50
瞳神干缺 50
瞳神反背 69,70
瞳神细小 49
瞳神缺陷 50
瞳神紧小 26,37,49
瞳神散大 50
瞳神缩小 49
臂臑 23
覆杯 28
攀睛 41
攒竹 24
蟹目 47
蟹珠 48
蟹睛 47
蟹睛突起 48
蟹睛横出 48
蟹睛疼痛外障 48
颧髎 23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索引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写说明 ☛
000056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