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hina Agricultural Film and Television Center从事农业科学教育的电影电视制作机构。影视录功能齐全的农业影视声像制作中心。原名为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6月29日,1990年5月改名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85年6月成立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开展农业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业务。1987年2月开始,由农业部主办,“中心”负责制作的“农业教育与科技”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播出。至此已形成了电影、电视、录像三条生产线的格局。其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农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短片年生产能力达80本,电视节目年生产能力104 h,农业科技题材的音像制品年发行量约5 000盘左右。建厂以来,有78部影片100次获国内部级以上奖,其中28部获中国电影“政府奖”,有一部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有7部影片获“金鸡奖”最佳科教片评委提名奖,有11部影片在国际上获18次大奖。现有各类在职人员271人,其中高中级专业人员109名,设置总编室、创作部、技术部等。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业部所属的从事农业科学教育的电影电视制作机构。中国三大科教片生产厂之一。1949年6月29日成立。原名华北农业部农业电影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中央农业部农业电影社。1964年更名农业电影制片厂,1985年6月成立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1987年2月开始“农业教育与科技”电视栏目制作,1990年5月改称现名。1950年7月,制成第1部16 mm黑白农业科教片《京郊小麦选种》。20世纪60年代拍摄了《绵羊改良》,《以虫治虫》等影片。80年代以后,注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拍摄了《节能灶》、《室外养蚕》、《无土育秧》、《喷灌》等。同时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将《黄土高原径流林业》、《中国四大发明》、《今日中国畜牧业》等47部559本影片译成8国语言,发行国外,并引进译制了国外的影片。1985年成立音像出版社,每年出版发行农业技术音像制品5000盘。1987年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制作的《农业教育与科技》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2套节目播出,至1996年已播出近2000期。建厂至1996年共生产农业科教片约798部、1370本。其中近80部、100多次在国内外获大奖。代表作品有《草蛉》(在德国、葡萄牙、西班牙三国获奖)、《蓝色的血液》、《防止沙漠化》、《移核鱼》等。建厂以来有1部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11部在国际上获18次大奖。28部获“政府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