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Zhongguo nougye qihou quhuaagroclimatic divisionsof china

中国农业区划的一个部门区划,也是中国气候区划的一个专业区划,是根据中国农业气候指标编制的农业气候区划。即在分析鉴定各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农业地理分布、农业布局、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决定意义的农业气候指标系统,按农业气候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的农业气候区域群。它可为制定农业区划和规划,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提供农业气候依据。编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丘宝剑、卢其尧1963年首先提出(1980年发表),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协作组完成于1985年(见彩图145)。在这以前,竺可桢等和中央气象局,自30年代起先后编制的中国气候区划也具有一定的农业意义。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由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和55个农业气候区,共三级组成(见表1、表2)。

表1 农业气候区

代 号名 称 代 号名 称 代 号名 称
Ⅰ1(1)
Ⅰ2(2)
Ⅰ2(3)
Ⅰ2(4)
Ⅰ2(5)
Ⅰ2(6)
Ⅰ2(7)
Ⅰ2(8)
Ⅰ3(9)
Ⅰ3(10)
Ⅰ3(11)
Ⅰ3(12)
Ⅰ3(13)
Ⅰ3(14)
Ⅰ4(15)
Ⅰ4(16)
Ⅰ5(17)
Ⅰ5(18)
Ⅰ5(19)
大兴安岭北部区 Ⅰ5 (20)
博克图-呼玛区 Ⅰ5 (21)
嫩江——小兴安岭区 Ⅰ5 (22)
松花江——牡丹江区 Ⅰ5 (23)
松辽平原区 Ⅰ6 (24)
长白山区 Ⅰ6 (25)
辽西-辽南区 Ⅰ6 (26)
长城沿线区 Ⅰ6 (27)
北京-唐山-大连山 Ⅰ6 (28)
黄-海平原区 Ⅰ6 (29)
黄河下游南部区 Ⅰ7 (30)
淮北——鲁东区 Ⅰ8 (31)
黄土高原区 Ⅰ8 (32)
关中平原区 Ⅰ8 (33)
长江中、 下游区 Ⅰ8 (34)
汉水中、 上游区 Ⅰ9 (35)
江南丘陵区 Ⅰ10(36)
南岭——武夷山区 Ⅱ11(37)
四川盆地区 Ⅱ11(38)
湘西——黔东区 Ⅱ11(39)
黔中高原区 Ⅱ11 (40)
黔西——滇东高原区 Ⅱ11(41)
滇中——川西南高原区 Ⅱ11(42)
台北——台中区 Ⅱ11(43)
粤中南——闽南区 Ⅱ11(44)
粤西——桂东南区 Ⅱ11(45)
桂中南区 Ⅱ12(46)
桂西南区 Ⅲ13(47)
滇南高原区 Ⅲ14(48)
藏南——滇西北区 Ⅲ14(49)
台南区 Ⅲ14(50)
琼雷区 Ⅲ15(51)
西双版纳——河口区 Ⅲ15(52)
藏东南边境区 Ⅲ15(53)
琼南——西、中、东沙群岛 Ⅲ15(54)
南沙群岛区 Ⅲ15(55)
科尔沁区
呼伦贝尔——锡林格勒高原区
东胜——兰州区
二连区
河套——河西区
阿拉善高原区
阿勒泰——塔城区
准噶尔盆地区
天山区
塔里木——哈密盆地区
昆仑山——北羌塘高原区
东青南高原区
西青南高原区
南羌塘高原区
柴达木盆地区
青海湖盆地——祁连山区
川西——藏东高原区
藏南高原——喜马拉雅山区
藏西狮泉河区

表2 农业气候大区和农业气候带指标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agroclimatic divisions of China

中国农业区划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气候区划的一个专业区划,是根据中国农业气候指标而编制的农业气候区划。即在分析鉴定各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对农业地理分布、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决定意义的农业气候指标系统,按照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和地域差异的特征进行分区。该区划将全国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15个农业气候带和55个农业气候区。由《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协作组》于1985年完成。该区划可为制定全国农业区划和规划,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