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台zhōng tái❶司徒或司空。王维《故太子大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令狐楚《和寄窦七中丞》:何年相赠答,却得到中台。 中台宋词典故·中台 【出典】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一》:“龙朔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官司及官名。改尚书省为中台,仆射为匡政……郎中为大夫。……咸亨元年十二月诏:‘龙朔二年新改尚书省百司及仆射已下官名,并依旧。” 【释义】 唐高宗朝,曾一度将尚书省改名中台。宋人用为典实。 【例句】 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1579)韩元吉(无咎)曾任尚书省要职(吏部侍郎、吏部尚书),作者在词中称美韩氏在朝廷中颇为挺出。 中台zhōng tái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叫中台,以区别于为招徕或等候观众而演出的开场戏:直到歇了~,贾母方进来歇息,命他们取便。(七一·1737)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二) > 中台 中台 zhōngtái 亦稱“司中”、“中階”。星名。共二星,屬三台星。《晉書·天文志上》:“〔三台之星〕次二星曰中台,爲司中,主宗室……中階,上星爲諸侯三公,下星爲卿大夫。”南朝陳·徐陵《司空韋昭達墓志銘》:“屬上將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唐·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北都云云寄獻以抒下情》詩:“天上中台正,人間一品高。”參見“上台”。 中台 中台司徒或司空的代称。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南朝·陈·徐陵《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韬光,逢中台之掩曜。” ☚ 司徒或司空 五教 ☛ 中台/五教/亚公/农父/掌武 ☚ 亚傅 中台 ☛ 中台 中台官署名。唐代置。掌总国家政务。《旧唐书·职官志二》:“尚书都省:〔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中台,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为文昌台。神龙初复〕。” ☚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中书省 ☛ 中台zhōng tái1、司徒的别称。《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疏:"武陵太守星传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为太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后汉书·郎顗传》:"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公卦也。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注:"魁下六星,两两而比,曰三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 2、官署名,即尚书台、尚书省,秦汉时尚书的官署称中台,魏、晋、宋、齐称尚书台,梁、陈、北魏、北齐、隋称尚书省,唐时称尚书省,时称中台。见《初学记·尚书省》、《新唐书·百官一·尚书省》注。 3、元朝御史台的别称。 中台(1) 汉代尚书台的别称。魏晋与南朝宋齐沿称。南朝梁陈与北魏北齐及隋则为尚书省的别称。(2)宫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书省为中台,废尚书令,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又改都台为中台,文昌左右相改称中台左右相。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为尚书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