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风与西方诗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风与西方诗坛 中华风与西方诗坛在十七和十八世纪欧洲各国,有一批诗人如德国哈尔斯德费尔(G.P.Harsdor-fer)、英国威廉·科林斯(W.Collins)、托马斯·查特顿(T.Chatterton),受当时思潮影响,或追求异国情调,或创作东方牧歌,这种倾向经过长时间酝酿便形成了所谓的“东方风尚”(orientalism),以致后来约翰·斯科特(John Scott)如此惊呼道:“亚洲缪斯,一位美妙的外来客,/终于变成了不列颠人民的情结! /哈菲兹的短诗,萨阿迪的歌谣,/响彻了我们泰晤士河畔的平野。”(载亚瑟·克里斯蒂《昔日的景象》)而这时风靡欧洲的“中华风”,即是“东方风尚”的一种重要表现。应该说,它对欧洲诗坛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十分显著。因为“在所有艺术中,诗歌最具主观性,诗歌比其他任何艺术要更多展现心底的情愫”(克拉克《东方的英格兰》)。不过,英国托马斯·珀西、威廉·琼斯等人与中国诗歌的结缘,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参见有关诸条目)。 ☚ 中国古诗与芭蕉、芜村 中国古诗与托马斯·珀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