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华职业教育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国最早的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团体。1917年5月在上海成立。黄炎培是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并由蔡元培、张元济等教育家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起。主要任务是宣传、研究、推广职业教育。即除进行职业与教育的调查研究外,主要从事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改进事业与职业指导四方面的实验。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华学校,1926年以后,把工作重点从主要办理职业学校转为办理职业补习教育,为失业失学青年或一般工人、店员提供教育机会。并提倡办投资少、学期短、需量大、收效快、有教育价值的职业补习学校,以适应一般劳动人民的需要。多年来,为发展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将所办学校转交给人民管理。1951年创办函授师范学校,1962年创办中华函授学校,1967年停止社务活动,1980年恢复活动,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南京、昆明、福州等地设有分社。在199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六届二次理事会上,理事长孙起孟明确指出:当前,职教社面临着新的任务,重要的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开拓职业教育。要发扬过去的传统。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界、企业界的联系,多听取企业界的意见,了解企业的情况,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还指出:“八五”期间的任务,要在职业指导、师资培训、专业设置、办学形式及职教扶贫方面进行探索,使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中华职业教育社

近代教育团体。1917年由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建立,以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为目标。以沟通教育与职业为手段,达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目的。机关刊物为《教育与职业》。从1971年至1947年,该社不断探索在中国推行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先后出版刊物、书籍120多种,办有10所学校,职业指导机构25处,农村改进事业30处。新中国成立后,总社迁北京。“文革”间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后逐步恢复社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中华职业教育社

169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国最早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的人民教育团体。1917年成立于上海。主要负责人黄炎培。创办了《教育与职业》刊物。曾先后开办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和职业指导所等。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改进近代学制,起了积极作用。1967—1978年停办。1979年恢复了昆明中华业余学校和上海中华职业补习学校。1983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北京总社,上海分社和云南分社也先后恢复和建立。

☚ 中华教育改进社   中国教育会 ☛

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7年黄炎培等发起的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民团体。1941年参加发起民主政团同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成员继续从事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人才。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国最早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团体。1917年成立于上海。主要负责人黄炎培。以从教育入手谋职业的改善,进而救国救社会为宗旨。先后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比乐中学、职业指导所等教育机构,及《生活》等刊物。解放后又创办了业余函授师范、中华函授学校等。1967—1978年停办。1983年组织活动恢复,总社设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设有分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