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70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四川广安、嘉定、黔江之役通过隆昌会议,四川革命党人总结了经验教训。会后,佘英、熊克武启程赴日,向同盟会本部报告四川起义经过和购...... 广州保亚会之役光绪帝和西太后之死也使南方的革命党人感到振奋,赵声、朱执信、邹鲁等在广州计议乘机起义。因赵声已受粤督...... 安庆熊成基之役浙江各会党在秋瑾、徐锡麟之役后受到严重的破坏,其中,尤以张恭的龙华会为甚。 1907年冬,陶成章、张恭等企图...... 后期光复会同盟会的内部矛盾因陶成章去南洋募捐而进一步加剧。 1908年秋,孙中山在新加坡设立同盟会南洋支部,宣称“欲...... 共进会共进会是为联络会党而建立的组织。同盟会成立时,没有建立专门的联络会党的机构。1906年,孙毓筠任庶务,对同...... 同盟会上层的分歧和分裂1907年2月,孙中山和黄兴因国旗图式问题发生争执。孙中山主张沿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理由是该旗为烈士陆皓...... 立宪派对清政府态度的改变清政府搞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是要安抚和笼络立宪派,借以稳定国内的政治形势,以便集中力量镇压和防范革命党。...... 清政府对请愿运动的分化和镇压清朝统治者估计到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很难靠一纸上谕平息下去。它一面确定对以后的请愿实行镇压,一面立即着...... 1910年的三次请愿运动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同时开幕(新疆除外)。立宪派的活动分子差不多都成了谘议局议员,他们觉得具备了不同以...... 资政院与弹劾军机案1909年8月,清廷公布了《资政院章程》全案,对前订的选举一章做了很大的修改。原订院章规定钦选议员共一百二...... 谘议局的设立及其与督抚的矛盾从1909年3月起,各省陆续开始选举谘议局议员。谘议局的全部筹备及选举活动都在督抚的直接监督下进行。朝廷曾...... 日益加深的财政危机政治上日益孤立的清政府,又遇到极端严重的财政困难,这就更加深了它的统治危机。 清政府陷入财政困难,一个重......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清朝统治者假借“预备立宪”的名义,谋求中央集权,以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这种反动方针不但遭到立宪派的反...... 1907年—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在官制改革中,清朝统治者完全回避了国会与责任内阁的问题,毫无开放政权的意思,这是立宪派最感失望的。他们...... 立宪派对官制改革的不满和批评清廷于发布预备立宪诏书的第二天,就下令进行官制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对改革的态度相当积极。实际上,它是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