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4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民族主义高涨和北京政府的修约活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五四运动掀起了以反对列强侵略、捍卫国家民族主权为内涵的民族主义第一波浪潮。1925年的......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各国对华方针的调整1917年初,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与德国绝交,准备参战之时,梁启超受刚从...... 法权会议与《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1)会议开幕及大会对中国法律文件的审阅 1926年1月12日,法权会议在北京南海居仁堂开幕。计有美国、英国、中...... 北京政府促成法权会议召开的努力在“五卅”之后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压力下,列强不得不考虑适当改变对华政策,法权会议召开的外部条件渐趋成...... 法权会议召开的背景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近代中国建立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撤废领事裁判权过程中,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是...... 关税特别会议的召开(1)会议的召开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法国政府批准《九国公约》,使关税会议召开的最后一道障碍不复存在。192...... 各国对关税会议的态度及“金佛郎案”的议结1922年11月,北京政府成立关税特别会议筹备处。1924年3月,北京政府外务部分别致电与华盛顿会议有关各国公使...... 北伐前中国的财政状况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中国,不仅政治失范,而且财政经济也异常紊乱。由于政治上未能真正统一,地方各自为政,中央...... 奉俄协定在中俄大纲协定签订后不久,1924年6月13日,加拉罕晤见外交总长顾维钧,曾提出“对东省用兵力恫吓为军队之集中...... 归还俄使馆和中苏会议的召开《中俄大纲协定》第一条规定:“两缔约国之平日使领关系应即恢复,中国政府允许设法将前俄使领馆舍移交苏联政...... 中俄协定的签署及其对双方的影响中俄交涉的破裂实与双方的本意不相符。俄方于草约签证后,立即向莫斯科政府报告交涉成功,而莫斯科政府立即向...... 国民外交的展现在中俄交涉濒于破裂的时候,国内各界纷纷作出反应。1924年3月18日,《晨报》发表社论,讨论补救中俄间僵局的办...... 王加草案的签订及内阁的否定3月1日双方会晤之后,王正廷缮备公文四份,分送总统府、国务院、外交部、交通部,报告与俄代表谈判经过,并请示...... 王正廷与加拉罕再度谈判1924年2月初英、意相继无条件承认苏俄,世界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俄国际地位急速上升。受此影响,中国国内...... 加拉罕来华及中俄初期交涉1923年6月下旬,驻京苏俄代表团接到越飞奉调回国,代理外交人民委员长加拉罕被任命为驻华全权代表的训令 [1]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