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剧艺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剧艺社 中华剧艺社1941年春夏之交组成于重庆。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反击国民党当局在文化战线上的倒行逆施,由阳翰笙着手筹建剧社,开展演剧活动。应云卫、陈白尘、陈鲤庭、贺孟斧、辛汉文、孟君谋等组成理事会负责领导工作,应云卫任理事长。成员为刘郁民、赵慧深、张逸生、金淑之以及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场部分演员等。中华剧艺社广泛团结重庆的各戏剧组织,在重庆的雾季举行声势浩大的职业公演。在1941年10月到1942年春的第一届雾季演出里,中华剧艺社演出反映战时现实的《大地回春》 (陈白尘编剧)、《愁城记》(夏衍编剧)和《战斗的女性》 (凌鹤编剧),还演出了历史剧《天国春秋》(阳翰笙编剧)和《屈原》(郭沫若编剧)。翌年的第二届雾季公演,该社又演了《法西斯细菌》(夏衍编剧)。中华剧艺社是重庆雾季公演的主要力量, 它演出的《屈原》和《法西斯细菌》都是雾季公演中的最受欢迎的剧目。剧社于1943年夏离开重庆,以成都为中心活动于川西一带,先后到内江、自流井、五通桥、泸州、嘉定等地巡回公演,推动了各地的进步戏剧活动。一年后定居成都,演出了《离离草》、《上海屋檐下》、《戏剧春秋》、《草木皆兵》、《北京人》、《雷雨》、《日出》、《李香君》、《金玉满堂》等剧。1945年秋后重返重庆。1946年春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际,剧社演出了《升官图》 (陈白尘编剧),揭露国民党官场的丑恶行径,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升官图》演出后不久,剧社停止活动。中华剧艺社从成立到结束的六年中,演出剧目数十个,在推动西南地区的抗战戏剧运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中国万岁剧团 新中国剧社 ☛ 中华剧艺社中国民间职业话剧团体。简称中艺。1941年5月成立于重庆。应云卫任理事长,陈白尘任秘书长,主要成员有辛汉文、刘郁民、贺孟斧、陈鲤庭、孟君谋、白杨、舒绣文、张瑞芳、赵慧琛、秦怡等。成立后演出剧目主要有多幕剧《大地回春》、《天国春秋》、《屈原》、《法西斯细菌》、《孔雀胆》、《戏剧春秋》、《家》、《面子问题》、《风雪夜归人》 等数十部。剧目多以隐喻笔法揭露反动当局投降主义阴谋和分裂罪行,因而屡遭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和迫害。1943年夏离渝,先后在成都、内江、自贡、乐山等地演出。1946年春重返山城,随即公演大型讽刺剧 《升官图》,是年6月因主要成员返回故里,剧社宣告解体。 中华剧艺社简称“中艺”。职业话剧团体。1941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委托阳翰笙等在重庆正式成立。 “中艺”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冲破重重困难,先后在重庆、成都一带公演过《屈原》、《孔雀胆》、《天国春秋》、《升官图》、《大地回春》、《法西斯细菌》、《长夜行》等剧目,对配合抗日民主运动和抗击反动文化逆流,起到积极作用。1947年停止活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