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化组织,简称“文协”或“文抗”。由各方文艺界人士97人发起。大会成立时通过“宣言”,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会务。在广州、成都、昆明、桂林、香港、延安、上海等地建立了许多分会。1938年5月4日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武汉失守后总会迁至重庆。“文协”初期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多次慰问各地战场将士,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入伍和抗战初期的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抗战后期“文协”推动了国统区文艺界反压迫、争民主的革命斗争。曾多次举办纪念鲁迅的集会,为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组织聚会祝贺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该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 鲁迅艺术学院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439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艺界抗战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简称“文协”。1938年3月成立于汉口。成立大会上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胡风、老舍、巴金、朱光潜、张道藩、王平陵等45名理事,另有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设有总务、组织、研究、出版等部,《发起旨趣》中号召:“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的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敌寇,争取胜利。”自同年5月4日起出版会报《抗战文艺》,整整8年出刊70余期。“文协”组织作家艺术家奔赴前线和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创作和演出,出版过《作家战地访问团丛书》等,为郭沫若、茅盾、老舍举行过纪念活动等,是抗战时期文艺界时间较长、成员较多、贡献较大的文艺团体。1945年10月,因抗战胜利而改名“中华全国文艺协会”。 ☚ 中国诗歌会 鲁迅艺术学院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zhonghua quanguo wenyujie kangdi xiehui抗日战争初期出现的具有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简称“文协”。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发起者有97人,他们代表着多种政治势力。《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指出:“漫天轰炸,遍地烽烟,焦毁的城市,血染的山河。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横暴侵略中,中华民族正燃起争取生存与解放的神圣炮火……。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象前线战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民族的命运,也将是文艺的命运。”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诗歌会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为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简称“文协”。“文协”于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由王向辰、孔罗荪、田汉、田间、茅盾、冯乃超、刘白羽等97人共同发起,大会推选郭沫若、茅盾、丁玲、巴金、老舍、夏衍、田汉、郁达夫、朱自清等45人为“文协”理事,其中包括有国民党方面的张道藩、叶楚伦、王平陵等人。周恩来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名誉理事,老舍当选为主持“文协”日常工作的总务部主任。“文协”于1945年5月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此刊一直出版至1945年5月,是抗战期间坚持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国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抗日救亡运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文协”的宣言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把力量集聚到一处,筑起最坚固的联合阵营,放起一把正义之火,烧净了现在的卑污与狂暴。”“文协”本着“给民众以激发,给战士以鼓励”的服务宗旨,提出“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组织作家战地采访团,深入前线,深入民间,创作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激发抗战军民的斗志。“文协”随着会员的不断增加,在上海、昆明、桂林、贵阳、成都、重庆、广州、延安、香港等地,都成立了分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团结广大进步文艺工作者、宣传抗日救亡、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 ☚ 中国诗歌会 未名社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郁达夫、夏衍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在上海、广州、香港、延安等城市建立了分会。出版机关刊物《抗战文艺》,号召“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提倡文艺为抗日战争服务。“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称“文协”。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理事会成员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田汉、冯乃超、胡风、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许地山、吴组湘、朱光潜、张道藩、陈西滢、王平陵、姚蓬子等45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理事会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斗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中说:“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文协在全国组织了数十个分会及通讯处。在文协成立后,文艺各部门的统一战线团体也相继出现,使抗战初期的文艺活动呈现出生气蓬勃的新景象。文协会刊为《抗战文艺》,1938年5月4日至1946年5月出版了71期。抗战胜利后,文协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艺术学院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 “文协”,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发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说: “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 成立大会通过了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大会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祖缃、许地山、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会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团结全国抗日力量的文艺性团体。简称“文协”。由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共同发起,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周恩来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选举郭沫若、茅盾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等为名誉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同时还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斗争。同年开始创办会刊《抗战文艺》(1938~1946),组织作家赴战地访问,并在全国设有数十个分会与通讯处,这些活动促进了抗日文艺的蓬勃发展。1941年后国民党加紧了文化统治,文协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组织中外作家纪念会、为著名作家祝寿、为贫病作家募捐等活动,继续团结了大批爱国作家,推动了民主运动和文艺运动,粉碎了反动当局压制、扼杀抗日文艺的阴谋。抗战胜利后,文协全称易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 孤岛文学 战国策派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zhong hua wen yi jie kang di xie huiChines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for Resisting Enemy(a nationwide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 founded in 1938 to gather the strength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help the Movement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推举郭沫若、茅盾、夏衍等四十五人为文协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周恩来等被推选名誉理事。文协的成立,对团结进步作家和推动抗日文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