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严州图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严州图经 《严州图经》又称《新定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较完整的图经。董棻修纂,成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陈公亮、刘文富重修,成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全书8卷,现存卷1至卷3,共3卷。有《渐西村舍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版本。 董棻,东平人,生卒年不详。官严州郡守,自称是董仲舒后裔,故自署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著有《严陵集》。董修纂的《严州图经》8卷,已佚。现存《严州图经》的文中,有晚于淳熙而早于咸淳年间(1265—1274)之事。在现存图中有“建德府”和“府境”之称,而严州升为建德府则是咸淳元年(1265)之事,故现存本是后人增订过的,并不是陈公亮、刘文富重修的原本。 《严州图经》现存3卷,卷1为严州,即新定郡;卷2为建德县;卷3为淳安县。每卷有历史沿革、分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科举、廨舍、改充、馆驿、军营、坊市、桥梁、沟渠、物产、土贡、课利、祠庙、古迹、贤牧、正倅题名,添倅题名、登科记、人物、碑碣等门。其中第3卷缺失古迹门。卷首有图9幅,分别为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县境图、淳安县境图、桐庐县境图、遂安县境图、寿昌县境图和分水县境图。除建德府境总图、府城图3幅外,有6幅县境图。这与严州于咸淳元年升为建德府,辖6县的建置是一致的。图中的山脉用写景法表示,形象地体现了脉状和走向。河流用双曲线表示,河流名称注于双曲线内,河名首字表示其上游方向。府境总图标县,县境图标乡,皆用阴文。地名等文字注记都外括方框。府境和县境图的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方都注明所至的府名或县名,一些道路用短横线表示。 图经是地方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地记阶段之后,图经之名出现于东汉,但在公元6世纪以前地方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记,地记 一般不附图。地记与地图合为一体形成图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图经向大量的文字记载方向发展,图退居于“附录”的地位,便演变为方志(或称地方志,为狭义的地方志)。这种演变发生于宋代,代表作之一是《严州图经》。它是重经(即文字)不重图时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重刻时史家把《严州图经》改名为《新定志》。再,现存图经命名的著作,最早的是唐代的《沙州图经》和《西州图经》,但都严重缺失成为残本,且只存一些文字而不见图。现能见图见文字的以图经命名的著作,最早的便是此书。它在中国地方志史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淳熙)严州图经又名《(淳熙)新定志》,浙江地方志。南宋陈公亮修,刘文富纂。原八卷,首一卷,今存三卷。公亮于淳熙十一年知严州,遂于刘氏就前董弅《图经》重订。初名《严州图经》,嘉定间称《新定志》。今存有沿革、分野、风俗、州境、城社、乡里、户口、学校、仓场库务、军营、坊市、物产、土贡、赋税、山水、古迹、人物、碑碣等目。约三万字。卷首为建德府城图、府境总图及所属县图。卷一志严州,卷二志建德,卷三志淳安。图绘精确,对研究考证古代城市建筑提供了资料。全书对了解宋代严州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有重要参考价值。叙事统合古今,全备方志之体,是由“图经”向“方志”过渡时期的典型著作。北京、南京图书馆见藏抄本,又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清陆心源《严州图经跋》 (《仪顾堂集·卷十三》)及朱绪曾《严州图经跋》 (《开有益斋读书志·卷三》)可供参考。 严州图经八卷。宋董弅主修,喻彦先检订,陈公亮重修,刘文富订正。董弅知军州事。刘文富州学教授。《严州图经》宋绍兴九年 (1139)修,淳熙十二年(1185)重修,全书共八卷。现存三卷。为: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县境图、淳安县境图、桐庐县境图、遂安县境图、寿昌县境图、分水县境图。第一卷为州郡之经,目为历代沿革、分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科举、廨舍、馆驿、仓场、库务、军营、坊市、桥梁、沟渠、物产、土贡、登科记、人物、碑碣。第二卷为建德县经,目为历代沿革、县境社、乡里、户口、廨舍、知县题名、馆驿、土贡、税赋、课利、寺观、祠庙、山水、古迹、贤令、人物、碑碣、坟墓。第三卷为淳安县经,其目略同第二卷,以下未分卷,目为夏税、秋税、课利、寺观、古迹、贤牧题名、添倅题名、学校。严州宋代图经,久已散失。此本上录有钱竹汀宫詹跋,谓是淳熙重刻本。仅存首三卷,又附丹铅生记云:咸丰纪元六月,上元朱述之先生传录宋本寄示,因为手写,并订正卷中错简。此卷仍为手写,错漏时有,似非丹铅生手写原本。旧抄难得,故当珍之。现有清丁氏八千卷楼影宋抄本,清丁丙抄本,清抄本,旧抄本,民国二十二年(1933)诵芬堂董氏刻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渐西村舍汇刊》本,民国二十六年 (1937) 《丛书集成初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