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的部队于1934—1937年坚持赣闽湘鄂豫浙皖粤等八省的武装斗争。 国民党为了消灭苏区的武装,调集大量兵力,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实行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烧杀等手段,进行“清剿”。红军和游击队在与中共中央失掉联系、被分割包围的形势下,地区日益缩小,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部队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闽中、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和广东琼崖十五个地区,紧密依靠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实行“北和南剿”方针,以大批军队“清剿”红军游击队,游击战争更为艰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除琼崖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于10月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