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都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是元朝争立国君的内部战争。1328年7月,泰定帝死于上都。在上都的左丞相倒剌沙在宗室诸王脱脱、王禅支持下,立年仅9岁的泰定帝子阿剌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8月,消息传到大都,留守大都的燕铁木儿发动政变。燕铁木儿是武宗漠北旧部中最受宠信的武将床兀儿之子。当时,武宗长子和世 在漠北。于是燕铁木儿立武宗次子图帖睦尔继位,就是文宗,这也是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场争夺帝位的斗争又在蒙古贵族之间展开。上都方面得知大都方面谋立武宗之子的消息后,即兵分四路,派梁王王禅、诸王失剌、也速帖木儿分别率军,直逼居庸关、古北口和辽东迁民镇(今山海关);湘宁王八剌失里等则绕道山西,再向东回攻紫荆口,对大都实施军事行动。辽王脱脱、左丞相倒剌等人仍留守上都。这种对大都长城诸关隘实施同时突破,然后从四面包围大都的战略,确实严重威胁着防守兵力十分有限的大都集团。但是把兵力分散在长城一线东西千余里的上都军队,如果各自为战,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和呼应,也很容易被大都集团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从而使全线攻势处于瓦解。大都方面也派燕铁木儿迎战。燕铁木儿敏锐地看到这一点,除了留一部分兵力把守长城各关隘外,把最能作战的主力集中在自己手下,采取迅速转移奔袭的方式,转战于最需要支援的战略要地。9月,燕铁木儿两次击败进攻居庸关的上都军,随后击败古北口的上都军。10月初,上都西路军被燕铁木儿击溃,被逐出长城以北。东路辽东军也于10初和中旬先后两次被燕铁木儿打败。这样上都方面派出的四路大军全部瓦解。左丞相倒剌沙被迫奉皇帝宝玺出降,幼帝阿剌吉八不知所终。燕铁木儿凭借他出色政治谋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将帝位夺归海山系后,海山长子和世 与次子图帖睦尔之间争夺皇位的明争暗斗便立即突现出来。于是与南坡之变同样惊骇的朝野血腥杀戮事件,再一次在元朝宫廷发生。 两都之战元代天历初年的皇位争夺战。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八月,留守大都(今北京)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和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发动兵变,遣使迎立武宗海山次子图帖睦尔。九月,即帝位,改元天历,是为文宗。同月,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左丞相倒剌沙等亦于上都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即帝位,改元天顺。大都与上都各拥一帝,形成对峙局面。河南等行省支持大都政权,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则先后起兵响应上都。双方展开激战。燕铁木儿督军力战,上都军于大都城下屡次受挫。十月,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与齐王月鲁帖木儿乘上都守备空虚,自辽东出兵,进围上都。倒剌沙出降,被诛。阿剌吉八不知所终。王禅兵败逃遁,脱脱被俘杀。两都之战以大都政权获得全胜而告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