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头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蛇 > 兩頭蛇1 兩頭蛇1 liǎngtóushé 亦稱“山蚓”、“越王蛇”、“越王約髮”、”弩弦”等。蛇名。其尾圓鈍,乍看頗似蛇頭,且能倒行,故稱。狀類蚯蚓,又可挺直若弩弦,故隨形而有别名。相傳為越王約髮所化。約髮,屈曲之髮。《爾雅·釋地》:“中有枳首蛇焉。”晉·郭璞注:“或曰今江東呼兩頭蛇爲越王約髮,亦名弩弦。”邢昺疏:“江東呼越王約髮,言是越王約髮所變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唐·陳藏器《本草拾遺·兩頭蛇》:“兩頭蛇大如指,一頭無口目。兩頭俱能行。”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二·兩頭蛇》:“[釋名]枳首蛇、越王蛇。[集解]時珍曰:‘劉恂《嶺表録異》云:“嶺外極多,長尺餘,大如小指,背有錦文,腹下鮮紅,人視爲常,不以爲異。”……又張宋《雜志》云:“黄州兩頭蛇,一名山蚓,云是老蚓所化,行不類蛇,宛轉甚鈍。”此即羅氏所云者也。’”按此蛇所在多有,與一身二首者不同,郭璞以後多將二者混爲一談,殊謬。參見本類“兩頭蛇2”。 两头蛇【同义】总目录 两头蛇越王蛇越王约发 两头蛇 两头蛇liangtoushe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脊椎动物,爬行纲,游蛇科。无毒蛇。长36~60厘米。背部灰黑色或灰褐色,颈部有黄色斑纹,腹部橙红色,散布黑点。尾圆钝,有黄色斑纹,极似头部,并有与头部相同的行动习性,故称两头蛇。喜生活于土中,捕食昆虫、蚯蚓。卵生。产于高山与平原。我国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均有分布。 ☚ 银环蛇 水蛇 ☛ 两头蛇liǎng tóu shé《本草纲目》鳞部第43卷两头蛇(6)。药名。爬行纲游行科一种无毒蛇。 两头蛇《辞源》源云:状似两头的蛇。唐·刘恂《岺表录异·下》:“(两头蛇)一头有口眼,一头似头而无口眼。”传说见两头蛇者必死,楚孙叔敖为了除害,杀两头蛇,埋之,结果没有死。故事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刘向《新序·杂事》、《世说新语·德行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