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丞相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丞相府

丞相府

即丞相衙署,简称相府。丞相是秦以后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据《史记·秦本纪》,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初置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创与确立, 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使君权加强,完成了战国以来政治制度的一大转变, 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秦一般置左、右两丞相,而以左为上。一个时期,丞相亦称相邦。西汉因避汉高祖刘邦讳,又改称相国。西汉前期也曾一度置左、右丞相,却以右为尊。汉制,丞相金印紫绶,秩万石,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为百官之长, 一切国政皆归其管辖,职权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但相对更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1) 选用官吏; (2)劾案百官,执行诛罚;(3)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4)总领百官朝仪与奏事;(5)封驳、谏诤。丞相的重要属官有:(1)长史。秩千石,佐助丞相,署理诸曹,为众史之长,职无不监,实际是相府总管; 另还可以出席朝廷会议,奉诏参与地方政务。(2)司直。秩比二千石,一说二千石。掌佐丞相,主管监察检举。(3)诸曹掾属。即相府幕僚。起初人数不多,,武帝时曾达三百六十二人,大多由丞相自辟除。其名目有丞相徵事(秩比六百石)、丞相史(二十人, 秩四百石)、东曹掾(九人,秩六百石,或说四百石)、西曹掾(六人,秩六百石, 或说四百石)、丞相少史(八十人,秩三百石,或说四百石)、集曹掾(秩比三百石)、奏曹、议曹、侍曹、主簿、丞相属 (秩比二百石)、大车属(秩比二百石)、从史、令史、计相、计室掾史等。秦至西汉前期,丞相权位既重,礼遇亦隆,凡居相位者必为列侯。武帝时,开始削弱相权,丞相地位有所降落。成帝时,设置大司空、大司马与丞相构成所谓的三公官, 丞相之名虽存, 但权力一分为三。至哀帝时, 连丞相之名也被废掉, 改称大司徒。东汉以降,尚书台正式成为中央的权力机关。这时的丞相(即司徒)则有名无实,有职无权,仅备员而已。东汉末,曹操恢复丞相之名,自任其职,但他本身便是政权的主体, 相府即一小朝廷,而非复人臣之职,此属特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多由权臣担任。严格讲, 真正的丞相制,仅实行于秦及西汉前期。南宋孝宗时,曾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实际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各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亦设丞相,不久即废。旧时文章中往往以丞相作宰相的通称。事实上,丞相就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相府均设于京师之中。

☚ 太史寮   御史大夫府 ☛

丞相府chéng xiàng fǔ

官署名,为丞相办公的官署,历代多沿置。《汉书·严延年传》:"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

丞相府

丞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