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道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道主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年》:“郑大夫烛之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释义】 春秋时,郑国正当秦国的东道,烛之武说秦有“东道主”之语,原是指郑国以东道作主人供应秦国往来使臣之所需。后世用以泛称寄寓处所的主人或请客者。
 【例句】 ①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5558)这里以“东道主”称池州吴都督,有赞美他好客之意。谓王秀才此去将会受到吴氏的热情接待。②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于武陵《送酂县董明府之任》6890)这里以“东道”指董明府,暗含对董明府接待自己表示感谢之情。

“东道主”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东道主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地称接待客人者为东道主,还以“东道”称主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郑国的时候,郑国曾关闭城门,不让通过。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晋文公,为雪前耻,约秦国一起攻打郑国。郑文公得知后,便派遣烛之武去劝秦国退兵。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在晋之东,秦在晋之西,郑国一亡,秦国恐怕难以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更强,对秦也不利。为了帮助人家侵略别国反而相应地削弱自己的实力,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秦穆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烛之武接着又说:“如果秦国肯撤兵,郑国会感激秦国。秦国在东方有什么事,往来经过郑国,郑国可以随时供应秦使所缺少的东西。”于是秦国撤兵。

《后汉书》《魏书》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还分别记有“北道主”“南道主”及“西道主”之称。

后来,在汉语的流变中,人们多借用《左传》之语,不论方向何在,统称“东道主”,而“东道主”的意思也逐渐引申为: 为客人提供方便的主人。

现泛指邀请或接待宾客者为“东道主”,并衍生出称房主人为“房东”,称出资经商者为“股东”等词语。


宋词典故“东道主”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可可诗词网

东道主

宋词典故·东道主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年》:郑大夫烛之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释义】 烛·之武所说“东道主”指以东道作主人供应秦国来往之所需。后常用以泛指寄寓处所的主人或请客者。

【例句】 ①暂假临淮东道主,每逃歌舞华筵。(贺铸《临江仙》[暂假临淮东道主]528)这里说暂时客居临淮。②东道殷勤玉斝飞,华灯倾国拥珠玑。(葛胜仲《浣溪沙·少蕴内翰同年宠速,遣妓隐帘吹笙,因成一阕》721)这里说主人热情劝酒。③东道主,爱宾客、梅花烂漫开樽俎。(章谦亨《摸鱼儿·过期思稼轩之居,漕留饮于秋水观,赋一词谢之》2966)这里用以叙写主人热情宴客。

东道主

❶借指所投寄的主人。唐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诗: “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
❷泛指接待宾客的主人。陶行知《锡兰下船别同船诸友》诗: “他日如相见,东方大战场。愿作东道主,洗尘黑龙江。”
●《左传·僖公三十年》: “〔烛之武〕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 外交使节。共: 同 “供” 。春秋时,秦、晋联合围攻郑国,郑大夫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是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如果秦军停止进攻郑国,郑国可供应秦国使者往来所需之物。秦穆公听后,便与郑订立盟约。

东道主dōngdàozhǔ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地称接待客人者为东道主,还以“东道”称主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郑国的时候,郑国曾关闭城门,不让通过。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晋文公,为雪前耻,约秦国一起攻打郑国。郑文公得知后,便派遣烛之武去劝秦国退兵。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在晋之东,秦在晋之西,郑国一亡,秦国恐怕难以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更强,对秦也不利。为了帮助人家侵略别国反而相应地削弱自己的实力,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秦穆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烛之武接着又说:“如果秦国肯撤兵,郑国会感激秦国。秦国在东方有什么事,往来经过郑国,郑国可以随时供应秦使所缺少的东西。”于是秦国撤兵。
《后汉书》《魏书》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还分别记有“北道主”“南道主”及“西道主”之称。
后来,在汉语的流变中,人们多借用《左传》之语,不论方向何在,统称“东道主”,而“东道主”的意思也逐渐引申为: 为客人提供方便的主人。
现泛指邀请或接待宾客者为“东道主”,并衍生出称房主人为“房东”,称出资经商者为“股东”等词语。

东道主dōngdàozhǔ

主人;邀请并接待客人的人。

东道主

生活中,以酒食请客者为 “东道主”,请客即为 “作东”、“做东道”。
“东道”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同请客有关系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在危急之际派烛之武去离间秦晋联盟。烛之武对秦君说:“我们郑国跟你们秦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一个晋国,如果我们郑国被灭亡了,只能是使晋国的版图扩大了; 晋国强大了,对你们秦国也会有威胁啊! 如果让我们郑国存在下去,那么贵国以后到东方远行的使者,在东道上如果缺吃少用,我们会提供、招待呀! 这对贵国有什么不好呢?”烛之武后面的话原文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使者) 之往来,共 ( 供)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在秦的东边,可以提供秦国使者的食宿,故称为 “东道主”,意即 “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君听罢此言,甚觉有理,便撤回了围郑之军,还派人帮助郑国守卫。
后世遂以用酒食招待客人 ( 请客) 者为 “东道主”。

东道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 (烛之武)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郑国在秦国东边,可以随时供应往来秦所缺,故称东道主。后指主人。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一二四《复杨都督书》:“武林游目,大是佳事,况重之以东道主哉。”

东道主dōngdàozhǔ

请客的主人。张天翼《清明时节》:“谢老师老是干咳着,一面拿出~的派头来给对方倒茶,还问别人用过早点没有。”|蒋子龙《三十年后……》:“虽然是在中国的宾馆里,吉田雄二倒像是~,以主人的身份不断地让菜让酒。”

东道主

东边道路上的主人。后用来指代接待和宴客的主人。春秋时,晋国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国起用老将烛之武去进见秦王,说服秦王退兵。烛之武偷偷来到秦军中对秦穆公说:“晋国灭掉郑国后实力会大大增强,这对你也是个威胁。如果让郑国作为东边道路上的主人,可以供应你们使者来往需要的一切,对你们也没有什么害处呀。”秦穆公听从劝告,很快就退兵了。(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宾客、客人;东道、东道主、主人

○宾客bīn kè

(名)客人:~满堂|~盈门|款待~。

○客人kè·rén

(名)被邀请受招待的人;前来探访的人:~已经来了 |~还未到齐|招待~。

●东道dōng dào

(名)〈书〉东道主:做~|聊尽~谊|~无辞信使频|请~过来,有事相求。

●东道主dōng dào zhǔ

(名)请客的主人:推我做个~|~举行盛大的招待会。

●主人zhǔ·rén

(名)接待客人的人:~送客人到门外|女~热情地接待着远方的来客|客人请~留步。

东道主dōng dào zhǔ

东路上的主人(1)。《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舍弃郑国让它做东路上的主人,使者往来经过,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东道主

东道主(东道主人东道儿)

邀请、招待客人聚会宴饮的主人。

☚ 串鼻子   金石交 ☛
某种身份的人

某种身份的人

家(行~;东~;庄~) 人
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尊者
当事人:主(失~;买~)
雇工、佃户、幕僚对雇主、田主、上司的称呼:东家 东主 东君
接待别人的人:主(主人;~客) 室人
款待宾客的主人:东道主(东道主人) 北道主人
担任招待工作的人员:招待(女~)
戏院、教堂、音乐厅等的引座员:招待员
婚丧喜庆等事中专管接待宾客的人:知客 知宾
举行婚礼时赞礼的人:傧相
来买东西的人:客(客户;顾客) 买主 主顾 顾主
产品的购买者:户(客户;用户;订~)
酒楼或饮料店的顾客:饮客
获得者:得主
未出家的人:俗(俗人;~子;~夫)
债权人或讨债的人:债主 债家
租用房屋或物品的人:租户
欠他人钱财的人:债户
雇用雇工或车船等的人:雇主
姓名没有登记在户籍的人:黑人

另见:身份 地位 主人

☚ 某种身份的人   使者 ☛

东道主

host;one who treats sb to a meal

东道主dōng dào zhǔ

【解义】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活动或比赛方面。
【例句】下次到你那儿聚会,轮到你当~了。

东道主

鲁僖公三十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一起出兵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两军夹击,郑国危在旦夕。
面对危局,郑文公听从了大夫佚之狐的建议,想派烛之武到秦国去做说客,以便瓦解秦晋的联盟。谁知烛之武一直未受过重用,心存牢骚,乘机发难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已经老了,更不能做什么了。”郑文公承认了没有及早重用烛之武的过错,但还是用国与家利害一致的道理来劝导他,烛之武从大局出发,还是答应了郑文公。
当夜,烛之武用绳索吊着从城楼上垂挂下来,悄悄出了国都,见到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要灭亡了!如果灭了郑国能对您有益处,那么麻烦您用兵还值得,可是,跨过晋国去把郑国占领下来,做您的边邑,您该知道那是很困难的。既然那样,何苦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呢?邻国的实力增强了,就等于您本身的力量削弱了。假若留下郑国作为您东征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臣往来,遇到资粮不足时郑国可以供应,这对您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消灭郑国到底对谁有利,对谁不利,经过烛之武的分析已经一清二楚。这一招已经足以动摇秦穆公攻打郑国的决心。烛之武并不以此满足,接下来进一步揭露了晋国贪得无厌的野心和背信弃义的行径,并提醒秦穆公不要忘了现实的教训。
经过烛之武这一番分析,秦穆公茅塞顿开,就同郑国私下订了和约,并派大夫杞子、逢孙、扬孙三人领军驻扎在郑国协助防守,自己率大军回国去了。
晋文公看到秦国单方面撤军,合军攻打郑国的希望已无法实现,虽说自己吃了个“哑巴亏”——有苦无法说,但考虑到时机尚不成熟,不能与秦国公开撕破面皮,只能指挥军队撤离了郑国。
“东道主”这个成语,原指东行路上的主人。以后,用以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144【东道主】dōng dào zhǔ

原指东方路上的主人。后指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

东道主dōngdàozhǔ

〔偏正〕 指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于此卧云松。”
△ 多用于称呼方面。
也作“东道交”、“东道主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