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观宋词典故·东观 【出典】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永初四年二月)乙亥……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唐·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南宫有东观。”又,卷二三《窦融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宋·佚名《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二《馆阁》:“东观:班固著作于东观。” 【释义】 汉代洛阳南宫有东观,为宫中著述及藏书之处。宋词中常用此典咏馆阁之臣。 【例句】 东观酬书,西垣草制,此去掀腾好看鞭。(刘仙翁《沁园春·庆彭司户》2211)这里用本典祝愿彭氏将擢拔为馆阁之臣。 东观 东观dōnɡɡuàn━┃ 东汉宫中藏书和著书的地方,后泛指藏书或著书处。北周·庾信《周祀宗庙歌》:“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唐·杜甫《赠陈二补阙》诗:“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 ☚ 古香 东壁 ☛ 东观(一) 据汉刘向《说苑·指武》载,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以东观之殃为杀身之祸。汉桓宽《盐铁论·颂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二) 汉代洛阳南宫。因汉明帝时班固等在此修成《东观汉纪》,随以为藏书修史之处。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六《皇夏》:“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觀闕 > 東觀 東觀 dōngguàn 東漢洛陽南宫内觀名。明帝詔班固等修撰《漢記》於此,書成,名爲《東觀漢記》。章、和二帝時爲皇宫藏書之府。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三國魏·曹植《遊仙詩》:“東觀扶桑曜,西臨弱水流。”南朝陳·徐陵《謝敕賫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唐·劉禹錫《送分司陳郎中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録》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藏书处所 藏书处所藏书处的美称:琅嬛福地 福地嫏嬛 另见:书籍 宫室 ☚ 粮库 汇集之所 ☛ 东观见“总明观”。 东观 东观汉代校书及宫廷教育之所。《后汉书·邓太后纪》: “诏中宫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东观为洛阳皇宫的一座殿,原是校书场所,因邓太后倡宫人之教,故兼有宫廷学校性质。宫廷女子的教学内容由此而放宽,文化学习受到重视。 ☚ 宫邸学 鸿都门学 ☛ 东观dōng guàn官署名,汉置,设于洛阳南宫,掌著书和藏书。《后汉书·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注:"《洛阳宫观名》曰:南宫有东观。" 东观观名。在汉洛阳南宫。东汉明帝命班固等人在此修书,撰《汉纪》,书名《东观汉纪》。以后为章和二帝聚藏图书之处。《后汉书·安帝纪》记: 永初四年,安帝诏令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即在此。后泛指宫中藏书和著书之处。 东观东汉洛阳南宫内的宫观,汉明帝时曾在此修撰国史,成书名东观汉记。后泛指修史之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