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西方贸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西方贸易East-West Trade一指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流。欧亚两洲之间的贸易通道早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就以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到14~15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不断改善,欧洲和亚洲分别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贸易区,欧洲有地中海贸易区和汉撒同盟,亚洲有东亚贸易区、南亚贸易区等。区内和区际贸易日趋活跃。以此为基础,东西方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通过东西方贸易进入欧洲市场的商品不仅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印度的珠宝、蓝靛、棉纺织品、地毯等,还有来自东南亚的香料(胡椒、丁香、肉桂、生姜、豆蔻)和药材。而欧洲的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东方。在长期的贸易往来中,东西方之间逐渐形成几条比较固定的商业通道:(1)陆上交通,自地中海北岸起经小亚细亚、中亚到中国,即古丝绸之路;(2)自地中海沿岸到叙利亚,经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波斯湾,再越阿拉伯海到印度;(3)经地中海南岸到埃及,下红海,再越印度洋到印度。这几条商路跨越欧亚非三洲,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商品交流。从整体上说,整个商路东段的贸易控制权掌握在阿拉伯商人手中,商路西段的地中海贸易则被意大利商人所垄断。14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不断进行对外扩张,近东贸易受到严重影响。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1475年占领克里米亚以后,东西方贸易情况更加恶化。到15世纪末叶,土耳其人完全控制了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和埃及,使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备受摧残,东西方贸易难以为继,陷入衰落。东西方贸易作为国际间大范围的商业往来,对欧亚两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专营东西方贸易的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而一些原产于西方的重要农作物也通过东西方贸易传到东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商品交换规模迅速扩大,但已带有强烈的欧洲殖民掠夺色彩。 东西方贸易 东西方贸易East-West Trade(1)指东欧(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2)指参加“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3)指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的解体,前两种贸易已不复存在。 ☚ 南南经济合作 南北方贸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