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江纵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江纵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九(龙)路两侧地区人民群众和部分香港工人、学生,组成惠(阳)东(莞)宝(安)人民抗日游击队、东莞壮丁常备队和模范队,积极开展对敌斗争。1940年8月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1942年成立总队部,下辖五个大队,一千三百余人。1943年12月2日成立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在人民群众支援下,多次粉碎日伪军“清乡”、“扫荡”,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军事进攻,创建和发展了东江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南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展至十个支队,九千五百余人。不久,根据《双十协定》北调,编入山东野战军战斗序列。1947年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

东江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东江地区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1938年10月, 日军侵入广东后,中国共产党在东莞、惠阳地区领导人民组成的两支抗日游击队,在广(州)九(龙)铁路两侧,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1940年8月,两支部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第5大队,后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下辖1个主力大队、5个地方大队和1个护航大队。活动地区逐步由东江两岸扩展到广州郊区、粤赣湘边区和海陆丰地区。7年中,东江纵队在远离中共中央,难以取得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战场直接支援的困难条件下,与琼崖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等人民武装共同坚持了华南的抗日战争,经历大小战斗1400余次,歼灭日伪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万余人,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

东江纵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部队。1938年10月广州失守后,中共广东省委在廖承志的直接指挥下,遵照中央“关于武装群众开展敌后斗争”的指示,在东江南岸广九路两侧,组织了东莞模范队、惠宝人民游击队。1939年两支抗日武装合并,成立了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其中有几支由华侨组成的队伍,建立了以淡水为中心的东江抗日根据地。1943年12月,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林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光。活动范围由珠江、东江两岸扩展到粤北和整个东江地区。到1944年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抗战胜利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