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坡乐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坡乐府 东坡乐府词别集。北宋苏轼作。轼号东坡居士,故名。南宋仙溪傅干有《注坡词》十二卷,尝刻于绍兴年间,已佚,今仅存残抄本。现存最早刻本为元延祐七年叶曾云间南阜草堂本二卷,清末王鹏运刻入《四印斋所刻词》,所收不全。另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东坡词》一卷,亦较通行。其集本依调编次,近人朱孝臧始为之编年,二卷,另无以编年者为一卷,刊入《疆村丛书》,较为完备。后龙榆生依朱本编年,参之以傅干《注坡词》残抄本成《东坡乐府笺》。 ☚ 小山词 山谷琴趣外篇 ☛ 东坡乐府 东坡乐府二卷。苏轼撰。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间南阜草堂刻本。叶曾序谓“用家藏善本,再三校正一新”。今传苏词刻本,以元延祐本最古。全书按调编次,共收六十八调,词二百八十一首。较傅干《注坡词》多九首,较曾慥辑《东坡先生长短句》二卷多十首,较毛晋刻《东坡词》多十三首而少六十首。然调下每有后人附注,与苏轼自题相混,显为后来编者多增。原椠历经钱曾、顾广圻、黄丕烈、汪士钟、杨绍和、周叔弢收藏,今藏北京图书馆。有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翻刻本,中华书局影印本,古典文学出版社缩印本。宣统二年(1910),朱孝臧以四印斋复刻元延祐本为主,参以毛氏汲古阁本,为苏词编年。朱孝臧据南宋傅藻《东坡纪年录》、王宗稷《东坡年谱》、清王文诰《苏诗编年总案》,“合此三家,证以题序,参酌审定”,亦名《东坡乐府》,凡三卷。卷一、卷二为编年词,二百零四首;卷三不编年,一百三十六首,共收词三百四十首,刊于《彊村丛书》。参见“东坡先生长短句”、“东坡词”、“注坡词”。 ☚ 东坡先生长短句 东坡词 ☛ 《东坡乐府》《东坡乐府》
苏轼(号东坡)词集(词亦称乐府)。苏轼的词在词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派并行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使词的发展具有了广阔的道路。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集序》,王灼《碧鸡漫志》则说苏轼给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从中可以看出苏词的产生代表了词坛风气的根本转变。苏词中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豪放派风格的代表作作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别开生面,读来令人振奋。现存约350首苏词中,除传统的爱情、离别、旅况题材外,更多的是写报国壮志、记游怀古、农村生活、贬居生涯,扩大了词的意境,“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豪放狂逸外,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佳作纷呈,各放异彩。苏词开一代风气,为后世所宗仰。 东坡词不见于《东坡七集》。明末茅维所编《东坡先生全集》收文73卷,词2卷。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有东坡词。四印斋所刻词有影元延祐本《东坡乐府》;《疆村丛书》据以编年为《东坡乐府》3卷。龙榆生有《东坡乐府笺》,为东坡词最好版本。 东坡乐府词集。二卷。北宋苏轼(生平见《东坡七集》条)撰。东坡词现存约三百五十首,在北宋词坛上以革新的面貌引人注目。苏轼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来言志抒怀、体物写景、说理谈禅,真正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他重视主体抒情,将情、志合一,早年所作的《沁园春》(孤馆灯青)一词,宣称“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胸襟抱负坦然流露;《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自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烈情怀,自我形象分外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二词更是传诵千古,前者借河山之雄奇、周郎之英武,抒发自己老之将至、一事无成的感慨;后者对月咏怀,逸兴遄飞,以对人间的热爱排遣仕途失意的苦闷,因其意境之超旷,想象之奇丽,被称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余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或写景物以寓理趣,如“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定风波》);或藉咏物而托性情,如“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水龙吟·杨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中作》),均感慨深沉,寄意高远,作者的人格精神宛然如见,无怪金代元好问赞曰:“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轩乐府引》)东坡还写了一定数量的农村词,如在徐州作的五首《浣溪沙》,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生动剪影,举凡黄童、白叟、蚕姑、织娘、卖瓜人,皆出现在词中,在北宋词创作中可谓别开生面。 苏轼词还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提高了词的格调和境界。有的词写得笔力雄健,有激昂排宕之势,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念奴娇·赤壁怀古》,前人评为“挟海上风涛之气”(《王士禛《花草蒙拾》)。有的词则显得清旷超逸,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凭高眺远)等,都是“出神入天”、“逸怀浩气”之作。前人批评苏轼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陈师道《后山诗话》),乃是囿于以婉约为本色的陈见,正从反面说明了苏轼对传统词风的突破和革新。当然,苏轼的婉约词也并不逊色,或幽怨缠绵,或妩媚韶秀,成就决不在秦、柳之下。 苏轼在词的语言和音律方面也有所创造。他以诗人句法入词,并常采择前人诗句和当时口语,如从己出,增加了文字意趣。他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琴诗》隐括成《水调歌头》,为前人所无。他重视词前小序的写作,往往文采斐然,开后来姜夔写词序的风气。他敢于为发挥词的文学表现功能而突破音律的束缚,正如陆游所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东坡词的非凡成就,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第一个冲破“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藩篱,给专写儿女之情的园地注入了风云之气,开创了词史上豪放一派,南宋辛弃疾等人把词的创作推上了光辉的顶峰,归根结底,其功不能不归于苏轼。所以胡寅评价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酒边词序》)但《东坡乐府》中也有少量应酬游戏和描写女色的庸陋之作,有的太过直率,开了南宋豪放词人的粗豪叫嚣之风,不过总的来说是大醇小疵。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傅榦《注坡词》二卷,今存传钞本。现存最早的苏词集是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南阜书堂刻本二卷,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即据此影印刊人。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宋六十名家词》有《东坡词》一卷。清朱孝臧《彊村丛书》收《东坡乐府》三卷,前二卷首次为苏词编年,第三卷不编年。近人龙榆生据此本笺注,成《东坡乐府笺》,是目前较善之本。陈允吉以元刊本校以诸本,标点而成《东坡乐府》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东坡乐府一名《东坡词》。词别集。北宋苏轼(1036—1101)撰。三卷。轼有《东坡七集》已著录。此集在《东坡七集》之外单行。南宋初,曾慥编《东坡词》二卷,拾遗一卷,录词三百十一首。其余注本均佚。现存最早的本子为元延祐间刻本。清王鹏运据此刻入《四印斋所刻词》二卷,收词不足三百首。朱孝臧集诸本之长,成编年本二卷,无从编年者别为一卷,共收三百五十首,成是集。此外,通行的还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东坡词》一卷,收词少于延祐本十首,而又比延祐本多出另外六十一首。东坡词在北宋以至整个中国词坛,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苏轼打破词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扩大词的境界,打破音律之严格束缚,在北宋词坛实现一大革新。东坡词中有大量优秀作品,卓立词坛,声闻遐迩,使同代与后世词人竞相仿效。其重要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及“老夫聊发少年狂”)等,均为词坛最优作品。苏轼之后,诸多词牌以苏词名句而另立新名,如《念奴娇》另生《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词》等名目;《贺新郎》另生《乳燕飞》、《风敲竹》等名目。东坡词对诸多词坛名家有直接影响。形成“横放杰出”(晁无咎语)的一个派别。有《彊村丛书》本,有《四印斋所刻词》本作二卷。《百家词》本题“《东坡词》二卷,拾遗一卷”。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点本。 《东坡乐府》词集。北宋苏轼作。2卷,有影印元刻本流行。明毛晋刻《东坡词》1卷,校订未精。近人朱孝臧,有编年本,3卷,编入《疆村丛书》中,较前两本收词为多。 东坡乐府 东坡乐府词集。二卷。北宋苏轼(生平见《东坡七集》条)撰。东坡词现存约三百五十首,在北宋词坛上以革新的面貌引人注目。苏轼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来言志抒怀、体物写景、说理谈禅,真正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他重视主体抒情,将情、志合一,早年所作的《沁园春》(孤馆灯青)一词,宣称“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胸襟抱负坦然流露;《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自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烈情怀,自我形象分外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二词更是传诵千古,前者借河山之雄奇、周郎之英武,抒发自己老之将至、一事无成的感慨;后者对月咏怀,逸兴遄飞,以对人间的热爱排遣仕途失意的苦闷,因其意境之超旷,想象之奇丽,被称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余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或写景物以寓理趣,如“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定风波》);或藉咏物而托性情,如“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水龙吟·杨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中作》),均感慨深沉,寄意高远,作者的人格精神宛然如见,无怪金代元好问赞曰:“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轩乐府引》)东坡还写了一定数量的农村词,如在徐州作的五首《浣溪沙》,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生动剪影,举凡黄童、白叟、蚕姑、织娘、卖瓜人,皆出现在词中,在北宋词创作中可谓别开生面。 ☚ 东坡七集 山谷集 ☛ 东坡乐府 《东坡乐府》词集名。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作。共2卷。有影印元延祐刻本的影印本。明代毛晋刻《东坡词》 一卷,校订不精良。近代朱孝臧撰有编年本,共3卷,编在《疆村丛书》中,比前两本收词要多。南宋的傅榦撰有 《注坡词》 12卷,现在存有残钞本。近代人龙榆生有 《东坡乐府笺》 3卷。 ☚ 南唐二主词 稼轩长短句 ☛ 东坡乐府词集。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作。二卷。有影印元刻本流行。近人朱孝臧有编年本,三卷,编入《彊村丛书》。今人龙榆生有《东坡乐府笺》,三卷,有商务印书馆1958年本,又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影印本。 《东坡乐府》dong po yue fuThe Ballads of Dongpo→苏轼 (Su Sh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