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和三国Dongwu he sanguo
赤壁之战后,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历史上称作东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东吴所在的江南地区受东汉末年各个军事集团混战的破坏较小。北方农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迁入东吴,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南方逐渐成为富饶之区。东吴的海上交通大为发展。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一万人的大船队到达台湾。这是现存史料里汉族人到达台湾最早的正式记载。这个记载是台湾同祖国早就发生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又一确证。
三国也叫三国鼎立,是指魏、蜀、吴三国并存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止,共60年。赤壁之战后,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不久,又进占四川。曹操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公元220年,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定为“汉”,历史上叫作“蜀”。公元229年,孙权也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国之中,魏国最强。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中国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