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烈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烈钧 【生卒】:1882-1946 【介绍】: 原名烈训,字协和,别名侠黄,江西宁武人。 1902年考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以公费留学日本,初入振武学校,旋转入士官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次年毕业回国后任江西混成协第五十四标第一营管带。 由于进行反清宣传,险遭逮捕。 后转至云南,任讲武堂教官、陆军小学堂总办等职,在学堂和军队中进行反清宣传和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时,在江西积极响应,被推为江西都督府总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部署占领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迫使停泊九江的清舰队宣布起义。 旋率舰队援安庆,被推为安徽都督;再援武昌,被任为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总司令。1912年3月被江西各界推为都督。宋教仁被刺后强烈反袁,被免职。经孙中山动员,7月12日发动湖口起义,讨伐袁。8月起义失败,亡命国外。1915年底潜入云南,参与发动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转战于滇、桂、粤等省。 因遭排斥,离队赴上海。这支部队后来成为孙南下护法的一部分武装力量。 1917年9月孙特任其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参谋总长。 收集旧部组成赣军,率滇、赣军与北洋军作战。 1921年5月5日在孙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仍为参谋总长,拥护北伐,并为北伐制定计划。1923年1月19日与胡汉民等被孙委任为全权代行大总统职权。 3月17日被孙特任为闽赣边防督办。10月28日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 1924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 9月被孙特派往日本联络日朝野人士以发起亚洲大同盟。11月应召回到上海,旋随孙访日、北上。1925年孙卧病北京期间侍奉在侧,参与主办丧事。 不久应冯玉祥之邀任国民军总参议,到南口为冯策划和部署对奉军作战事宜。1928年后仍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但长期在上海养病,没有担任实际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昆明、重庆养病。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逝。 著有《李烈钧将军自传》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