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北话词典︱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北话词典︱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东北话词典

前言

 汉语方言各有各的特色,多以群众口头流传的方式传播,生动活泼,地方色彩浓重。这种存在方式说明了汉语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说明了汉语方言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语言、文化的发展亦成融合之势,这是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当今社会,方言已经不再是仅属于某一特定区域所独用、独有的语言,而是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公用、共有的趋势。这种语言的公有、共用趋势和特色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东北话随着东北文化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如《男妇女主任》《喜莲》《闯关东》《圣水湖畔》《插树岭》《刘老根》《马大帅》《东北一家人》《笑笑茶楼》《乡村爱情》等的热播走进千家万户;随着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巩汉林、小沈阳等人的喜剧小品,如《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小崔说事》《不差钱》《策划》《过河》的演出而为人们所喜爱,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东北方言的生动、幽默、火辣让亿万观众着迷,其魅力、亲和力、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东北话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直白、幽默,极富想象力,极具表现力。这与东北人的豪爽豁达、淳厚朴实、强悍乐观的性格相一致。走进“东北话”的世界,那浓浓的生活气息,那黑土地原汁原味的幽默,那夸张直白的表达方式,就会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在开怀一笑中得到放松,消除烦恼。这是人们喜欢东北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北话的魅力在于词汇的丰富及其具有的想象力和冲击力。东北话表意丰富,例如,同是表示“非常”“很”的程度,有“贼盖”“贼毙”,都是“非常好”的意思;表示好的程度的,有“钢钢地”“梆梆的”,都是“没比的”的意思。这些词语绘声绘色,绘形绘意,加上他们“高门大嗓”“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尽显东北人的粗犷豪爽,尽展东北人的真诚质朴。
 东北话的魅力还在于词语的夸张和幽默,自然而不加修饰。例如:“一脚踢不着几个钱”,形容钱少;“一袋烟工夫”,形容时间短;“一溜十三招儿”,形容很费力;“一屁俩谎”,形容人爱说假话。这些话直白,极富感染力。再有,东北话中很多俗语、俚语、熟语,表意非常生动形象。例如:“打暗儿上”,是说暗地里;“打八刀”是说离婚;“打不开点儿”,是说很忙;“打鼻子”,是说气味呛人;“打哑巴禅”,是说故作听不清。这些极富生活化、平常化的语言,如同邻家父子、母女平日里的对话,那么亲切,那么朴实,让人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给人一种真实感。
 东北话的魅力也在于词语的“多意性”,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释义。例如:“出菜”,不是指吃饭、宴请时做菜,而是出成果的意思;“出门子”,不是走出家门,而是出嫁的意思;“出血”,不是受伤流血,而是舍得、付出代价。又如:“四脖子”,不是说有四个脖子,而是形容满脖子、脖子四周;“四脚落地”,不是指手脚落地,而是指某件事情有了结果;“四五六”,不是说数字,而是泛指知识、道理。再如:东北话中常见的“整”,就有吃、喝、修理、打扫、播放、拍照、说话等多种含义、释解。也正因为东北话的这种多意性,使它更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神秘感,让人有了探索这种奥秘的兴致、乐趣。
 东北话是多元文化融合而成,它吸纳关东汉、满、蒙、朝等多民族300多年的精华,并吸收外来语逐渐形成今天东北话词语的精彩、幽默。例如:“阿玛”“阿沙”来自满语、“列巴”来自俄语。这种多元结构,不仅增添了东北话的色彩,也使东北话具有一种大文化的广义内涵。
 东北话中的一些词语是以口头传承为存在方式的,并没有文字的表述和记载。因此,它的出处、来历、准确的用字也是无从考证和查证的。但是在这个方言区中生活的人们是闻其声便知其意的,是被他们认可的、理解的,其中的有些词语已经走向全国。例如:“埋汰”(脏、乱);“卖呆儿”(看热闹、袖手旁观);“忽悠”(吹嘘、蒙骗);“整个浪儿”(整体、全部)。本词典力求收集东北话词语最全、最广、最新,编著过程中将满语、朝语、蒙语等一些日常用语涵盖在内;并收入部分传说、民俗、典故、歇后语;将一些没有文字准确记载的词语,采用流行、通常的词语表述方式记录下来,并分别出示例句。有些口语用字只能选择音意相近的字、词来表达。对于一些同音不同字但含义相同的词语,酌情一一列举展示,供读者参考。
 本词典在编著过程中,参考借鉴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简明东北方言词典》(辽宁人民出版社)、《东北方言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等已经出版的工具书,选用了其中部分词条、释解,在此对这些著作者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例句所选原著作者和原著出版社为本词典提供了丰富的词语资源;感谢多年来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编著此书的家人和朋友们。
 希望这部词典的出版对读者了解东北语言、文化、历史,理解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东北话词语有所帮助,对东北话感兴趣的人们可以从中熟悉、理解东北话,为语言工作者的方言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高永龙
 2013年5月于长春

☚ 东北话词典︱凡例   东方文化词典 ☛
000000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