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Shìjiè Màoyì Zǔzhī〈名〉 由世界各缔约国组成的国际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Shì jiè mào yì zǔ zhīВсем рная торгóвая организ ция(ВТО)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shìjiè màoyì zǔzhī由世界各缔约国组成的国际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
相关链接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世界经济体制三大支柱。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成为其成员。☚ 世界公园 世界文化遗产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独立于联合国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开始运行。旨在有效地执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和扩大关贸总协定的范围。它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实施市场开发、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比关贸总协定代表着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在组织体制和法律上更加规范,职责范围更大。彻底改变过去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秘书处的临时性和非正式性,而以一个具有法律效率并完全成熟的国际组织形象出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修改过的货物贸易规则,而且还包括了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以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它作为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它的职责范围除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和作为一个论坛外,还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并负责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简称“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截至2001年底,WTO已有成员143个,另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WTO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GATT共主持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最近,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叫乌拉圭回合谈判,该回合从1986年开始,前后长达7年半之久,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创立了WTO。1992年12月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草案中提出 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原则上得到确定并易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召开的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上,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各项协议均获通过,经104个参加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与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后,担当起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相比,WTO在调解成员间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大会,至少每2年召开一次会议,可对多边贸易协议的所有事务作出决定。部长大会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WTO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3个理事会,贸易与发展、国际收支、行政预算3个委员会。秘书处设总干事1人。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1984年1月18日中国正式成为总协定下属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的成员。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1995年7月,中国成为该组织的观察员。经15年谈判,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2005年有成员148个。。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为协调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经济贸易关系而设立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美国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实行自由贸易,打破贸易保护,并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性国际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领域专门协调各国间的贸易关系。1947年11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即已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但由于该宪章与美国的利益相去甚远,未获美国国会批准,其他国家也持观望态度,致使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成为泡影。尽管关贸总协定在战后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是一个权力机构,不具有国际上的法人资格,法律约束力不足。因此,在总协定生效后40多年间,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呼声从未中断。1993年12月15日 “乌拉圭回合” 谈判达成的 《最后文件》,终于宣布于1995年1月 1日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先天不足的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如下特点: (1) 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机构,对其他所有成员国 (或地区) 都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 (2) 管辖的范围明显扩大,包括总协定和在总协定指导下所缔结的所有协议与安排以及 “乌拉圭回合” 的全部成果,其中原来不受总协定管辖的农产品、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知识产权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等,也置于世界贸易组织统领之下; (3) 建立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有利于促进各国贸易政策的透明化; (4) 争端机制更为完善。世界贸易组织继续贯彻总协定的宗旨,并强调全体成员必须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得到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维护总协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成关贸总协定的目标。组织机构包括部长级大会、总理事会、秘书处和总干事。决策方式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每一成员国 (或地区) 拥有一票,超过3/4以上票数为通过,改变了关贸总协定的一致通过方式。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澳门作为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亦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参见 “澳门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法律地位”条)。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澳门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法律地位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致力于监督和促进世界贸易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有104个国家为其创始国。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1947年创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当时创立《关税贸易协定》,并非想让它长期存在,而是想尽快用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贸易组织”(ITO)来取代它。但由于它在创立后的50年间在放宽世界贸易限制,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方面都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所以一直存在到1995年,原来要建立的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也一直没有实现。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所带动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使世界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复杂的局面,特别是随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争端,从而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世界多边贸易组织,以控制和解决贸易争端,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正是适应这种形势,在1994年乌拉圭回合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正式结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一组织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决议。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要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国际贸易组织在法律上是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的重要国际组织。按照决议,所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都应遵守和执行所有原关贸总协定的协议,包括乌拉圭回合最后一次会议的协议。此外,世界贸易组织还负责谈判和执行新的贸易协议,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负责加强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以实现全球化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世界贸易组织由部长会议、总理事会和总干事负责管理。部长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总理事会负责执行部长会议的有关政策决议和日常行政事务。总干事长由部长会议任命。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非货物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预算两个委员会。此外还设有贸易政策核查机构,负责监督各委员会的工作,并负责起草国家政策之评估报告。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而产生的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国际组织,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日开始运作,1996年1月1日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主要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宗旨: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服务;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设有部长会议、总理事会和总干事领导下的秘书处。部长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休会期间由总理事会代部长会议职责,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为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基础上成立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到2001年底,共有成员144个。成立WTO是GATT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中最后一轮谈判——“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之一。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涉及到货物贸易以外的重大问题,如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非货物贸易的重要议题,很难在GATT的旧框架内谈判,因此需要创立一个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来解决。1994年4月15日,参加“乌拉圭回合”的各缔约方签署了《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各项成果的最终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该协定构成了WTO的法律框架,由正文和4个附件组成。 该协定的正文包括序言和16个条款,规定了WTO的宗旨、目标、组织建立、范围、职能、组织结构、地位、加入、退出等内容。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定提高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有效地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并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加适用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巩固原来的GATT为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努力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WTO的职能是:(1) 制订、执行、管理和实施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 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4) 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增强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WTO的组织结构是:最高权力机构是部长级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WTO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3个理事会和3个委员会,它们是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知识产权理事会、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委员会、行政预算委员会。秘书处设总干事1人。WTO的地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 该协定的附件1分为3个附件:附件1A,货物贸易多边协定,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12个有关协定(农业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反倾销协定、海关估价协定、装运前检验协定、原产地规则协定、进口许可程序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协定);附件1B,服务贸易总协定;附件1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该协定的附件2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4是诸边贸易协定,包括5个有关协定: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国际奶制品协定(已于1997年年底终止)、国际牛肉协定(已于1997年年底终止)、信息技术协定。 贯串WTO所有协定的基本原则是: 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前两个原则合称“非歧视原则”。 中国是WTO的前身——GATT的23个创始缔约方之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未得到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台湾当局擅自于1950年3月通知联合国秘书长,退出GATT。由于受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我国未能及时提出恢复GATT缔约方地位的申请。1986年7月,我国正式递交申请,要求恢复缔约方地位。1987年6月,GATT成立“中国的缔约方地位工作组”,开始了具体谈判我国缔约方地位问题的工作。1995年1月1日,WTO成立,从当年7月起我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1999年11月15日,我国和美国经过艰苦而漫长的谈判,终于就我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定,扫清了我国“入世”的最大障碍。随后,我国又与各有关WTO成员达成了双边协定。从“复关”谈判到成功“入世”,前后共经过了长达15年的曲折历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成为WTO的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定建立的用以取代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的国际机构。是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列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历时7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于1993年12月15日结束。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二是达成了包括近40个协议和决定的最后文件。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世界贸易组织也于1995年1月1日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以下主要特点:(1)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范围显著扩大,内容更加广泛。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构成,除了包括原来关贸总协定规则以外,还增加了经过乌拉圭回合修改和新制定的规则。(2) 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有统一性。关贸总协定的体制由两层结构组成,这导致了缔约方在关贸总协定的体制内权利与义务不平衡,还导致了关贸总协定的体制本身的分化。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所管理的协议,除了未经过乌拉圭回合修订的4个东京回合守则 (又称次多边贸易协议)外,其他协议必须一揽子参加,不允许有所保留,这就确保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的统一性。(3)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法上与其他国际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变成正式的国际法主体。关贸总协定,是一个调整大多数国家间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其组织机构和法律基础均不健全。而世界贸易组织的体制不仅把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变为正式适用,而且要建立一整套组织机构。这就使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4)完善了争端解决的机制。关贸总协定是目前国际上惟一的一个设有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准国际组织,但是这种机制不够健全。在乌拉圭回合中建立起来的综合争端解决机制则相当完善,它健全了各种程序,特别是加强了对实施裁决的监督。(5) 新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根据协议,贸易出口额占前4位的国家每两年审议一次,5位~20位的国家每4年审议一次,20位以后的国家每6年审议一次。审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缔约方是否严格维护关贸总协定秩序进行监督。(6) 加强了全球经济决策的协调。世界贸易组织决定加强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这三大国际性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决策过程中加强协调和合作,以便它们的政策和行动更加和谐一致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将比关贸总协定更加有效地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 关贸总协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根据1948年1月1日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取代了该《协定》,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该《协定》的基本原则和历次谈判成果,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是:“旨在提高人民生活,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贸易,为持续发展之目的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承认有必要作出积极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相应的份额;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消除歧视待遇,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贡献;从而决心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以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促进“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管理、运作,以及进一步实现各协议的目标,并对诸边贸易协议的执行、管理和运作提供框架;为各成员方提供谈判场所;管理与实施有关争端解决的规定和程序的谅解;管理贸易政策的评审机制;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达到全球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其组织结构包括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诸边贸易协议设置的机构、秘书处。现任秘书长为意大利人鲁杰罗。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采用“合意”的方式决策,如不能“合意”,则以投票多数决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由原始成员方和加入方构成,原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可成为原始成员方。到1997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已拥有131个成员方。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1996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加坡举行了首届部长级大会。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欧洲联盟 ☛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为Wor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 的基础上成立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到2001年底,共有成员144个。 ☚ 外贸体制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世贸组织是全球惟一的一个以处理有关国家间贸易的全球规则的组织,其主要功能是确保贸易流量尽可能地平稳、可预期和自由、公正。世贸组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知道他们能够在购买各种商品时获得有保障的供给和更多的选择,让生产商和出口商也知道他们将会有一个开放的国外市场,最终得以建立一个更为繁荣、和平的经济世界,增进各国人民的福利。世贸组织主要通过如下措施实现上述目标:执行贸易协定,作为进行贸易协商的论坛,处理贸易争执,评价各国贸易政策,通过技术援助和培训计划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贸易政策问题,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 世贸组织的核心是作为多边贸易体系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该协定是由世界上大多数参加贸易的国家协商和签署并得到各自国家议会的批准。这些协定实际上是一系列契约,是国际商务和贸易的法律准则,用以保证成员国的正当贸易权利,也督促各成员国遵守贸易政策。目前的协定是在1986~1994年间的乌拉圭回合中产生的,是作过大量修正后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早的关贸总协定主要处理货物的贸易,乌拉圭回合的修正则主要集中在劳务贸易、知识产权、争执处理、贸易政策评估等方面。总的规则由大概60多个协定和单独的承诺构成,共30 000多页,主要处理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问题,并对争执处理、贸易政策评估等作出具体的规定,还对发展中国家规定了特别条款。通过这些协定,世贸组织成员形成了一个无歧视性贸易体系,在此体系中,每个成员都享受应有权利,得以保证能公平连续地在其他国家市场上出口自己的产品;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保证其他国家产品能有同样的权利进入自己的市场。与此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在承担自己的义务时享有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出现贸易摩擦,则交由世贸组织按其特定的争执处理程序解决。接到争执申诉后,此程序鼓励各国通过磋商解决分歧;若磋商未能解决问题,则世贸组织特别指定一些独立专家根据协定和单个国家的承诺遵循一个仔细制定的循序渐进的程序处理争执、作出裁决,并允许上诉。在1947~1994年期间,关贸总协定总共处理了300个左右的争执案例,而到1999年3月止,世贸组织接到了167个案例申诉。 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评估机制的目的是增加透明度,增加对各国正在采取的政策的更多理解,并评估其影响。每个国家必须接受世贸组织对自己政策的定期检查,自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目前已有45个成员受到过一次评估。 在世贸组织中,约有3/4的成员为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的协定对这些国家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允许他们用长一些的时间执行协定和承诺,采取措施增加他们的贸易机会,要求所有成员保证他们的贸易利益,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世贸组织工作的基础设施、处理争执和执行技术标准。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每年组织了大约100个技术合作团体去发展中国家,每年在日内瓦总部开办3个贸易政策课程给各国政府官员,定期在世界各地举行地区讨论会,也提供培训课程给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官员。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系统是最初在关贸总协定下确立的。这套系统通过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一系列贸易协商回合而发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开始的贸易协商回合主要解决关税减免问题,后来重点转向反倾销和非关税壁垒,1986~1994年间的最后的贸易协商回合即乌拉圭回合直接导致了世贸组织的成立。虽然世贸组织成立了,但贸易协商仍然在进行,乌拉圭回合导出的协定内容继续在变化,多边贸易系统也还在演进发展。例如,1997年2月,又就电信业达成了新的协定,共有69个国家政府同意采取超出乌拉圭回合范围的广泛的自由化措施。同年,有40个国家政府成功地达成协定,同意在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上不收关税,有70个国家的政府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金融信息上达成了协议。1998年5月,世贸组织成员国同意讨论由于全球电子商业而产生的贸易问题。到21世纪,将讨论农业与服务业的贸易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这套不断演进变化的多边贸易系统对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造就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贸易系统,使得货物出口在过去50年里平均年增长6%,1997年的总贸易额是1950年的14倍。 世贸组织总部在日内瓦,共有成员130个,超过了参加世界贸易国家的90%,另有30个具有协商谈判地位的成员。世贸组织的决策通常按全体一致的规则制定,然后交由各成员国的议会批准。但也有过半数票通过决策的可能性,只是在世贸组织中从未使用过,在关税总协定中也绝少使用。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每两年至少开一次。部长会议的下面是大会,通常由驻世贸组织首席代表和大使参与,但有时也由成员国派出官员参加。大会每年在日内瓦总部召开多次。大会也起到贸易政策评价机构和争执解决机构的作用。大会下设商品委员会、劳务委员会和知识产权委员会,它们对大会负责。此外还设有很多专门委员会、工作组和工作会议,用以处理具体问题。世贸组织的秘书处设在日内瓦,共有500职员,由总裁领导。但秘书处不像其他官僚机构或秘书处那样起决策作用,其主要职责是提供服务,对各种委员会和部长会议提供技术支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对世界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对公众和媒体解释世贸组织的事务,对贸易争执的处理程序提供法律援助,对希望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国家提供咨询。世贸组织的年预算大约有1.17亿瑞士法郎。 ☚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 00001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