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世界神话辞典︱前言 前言 神话是原始人民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生存斗争的武器。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考察, 神话又是后世文化、 科学由以发展的胚胎。 作为文化因素, 神话象空气一样渗入到人类文化活动的一切领域。 在文化积淀中, 神话是最活跃的成分。 它对文化传统、 文化心理、 审美情趣、 民风民俗等方面都有强大的、 持久不衰的影响, 有些神话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神话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并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国外神话, 但是对于国外神话研究和神话资料的介绍却十分不足。 这本《世界神话辞典》就是为填补这一空白而编写的。 在编写过程中, 我们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 完整性。本书收录了5460词条,包括了世界所有地区和主要民族的神话以及三大宗教神话。 词目中除了各种神话人物外, 还收录了与神话有关的地方、 城市以及有代表性的节日。 词典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综合性词条。 它对有关神话起到引路的作用。 总之,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辞典能使读者窥见世界神话的全貌。 二、 学术性。 神话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 本书吸收了苏联及西方研究神话的最新成果, 力求用历史发展的观点, 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神话事实作动态的介绍, 注明资料来源。 辞典中引证书目达220余种, 涉及书 目达数百种。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为研究神话学、 文化学和世界文学的同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 可读性。 我们希望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也是一部有趣的读物。 我们一方面力求语言简洁流畅, 另一方面也力求保持神话自身的知识性、 趣味性和审美价值。 考虑到关于中国神话已有袁珂先生的力作《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因此我们撤掉了有关中国汉民族神话的条目,只请袁珂先生写了一条综合性的《中国神话》 以与同类的综合词条相配合, 同时也弥补了抽掉汉民族神话词目所留下的空白。 在这里我们向袁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向积极支持我们工作的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和科研处、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和科研处, 向提供《世界神话》一书的加拿大朋友狄阿娜·施科兰卡教授和提供《神话传说辞典》 的日本朋友加藤忠康先生表示深切的谢意。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辽宁人民出版社和责任编辑林萍、陶然同志。 感谢他们不畏风险, 勇敢支持文化事业。 在编写过程中, 我们参照了 《宗教辞典》和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的少量词条, 在此也一并致谢。 我们做的工作仅仅是第一步, 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相信这一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恳切希望同行和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意见。 我们愿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40周年的生日, 祝祖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进一步繁荣昌盛。鲁刚 1988年12月4日 |
☚ 世界神话辞典︱凡例 世界神话辞典︱十字架上的基督 (1620年) ☛ 0000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