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世代交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he-terogenesis

生物的生活史中,无性的孢子世代与有性的配子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无性世代亦称孢子体世代,产生无性孢子,具二倍数染色体(2n)。有性世代亦称配子体世代,产生配子,具单倍数染色体(n)。生物经有性生殖,两个配子(n)结合成合子(2n),发育成一定形态结构的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2n)系无性世代。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n)发育为配子体,产生配子(n)为有性世代。凡有性生殖的植物,在生活史中都有(n)世代和(2n)世代的交替,核相(n,2n)交替同时在此完成。在不同进化阶段的植物,这两个世代发育的生物体不是相等程度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各具有发育程度较高的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在进化系统上低于上述植物的类群则以配子体(n)世代发育较明显,孢子体(2n)世代很短暂,不发育成一定的形态。在进化系统上高于上述植物的类群则以孢子体(2n)世代为主态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配子体(n)世代退化为少数几个细胞的结构,在生殖器官中产生单倍染色体的卵和精子。
动物的世代交替不如植物明显,仅在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等低等动物中有世代交替现象。
植物界 在植物中除一部分藻类仅有核相(n,2n)变化外,其他类群均有世代交替。在植物的进化系统中,其二倍体的孢子体(2n)与单倍体的配子体(n)发生很大变化。在藻类和真菌,无性世代通过孢子的裂殖或芽殖。有性世代,存在同型配子生殖和异型配子生殖。前者其配子的大小、形态和构造相同,仅有“+”、“-”之分。如衣藻,其营养体是单倍体(n)。在外界环境对其生活不利时,细胞壁加厚,形成配子囊。细胞进行分裂,产生仍为单倍体的“+”、“-”两种性配子。其大小、形态相似,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别。这二种异性同形配子接合形成合子(2n)。合子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新的单倍体的营养体。异型配子生殖是由形态和构造不同的大小两个配子结合。如团藻、多数营养细胞,专司营养,其特化的生殖细胞,产生卵和精子,精卵结合成二倍体的合子,合子萌发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细胞,再经有丝分裂形成藻群。
从苔藓植物到种子植物,都是异型配子生殖,在其生活史中有配子体和孢子体之分,植物愈进化,它们的孢子体愈发达。各类植物两个世代发育的生物体各有不同的特点:
苔藓植物,其配子体较发达,属单倍体(n),产生由多细胞构成的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即藏精器,产生精子,雌性生殖器官即颈卵器,产生一个不动的卵。精子靠水流进入颈卵器,与卵结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2n)。受精卵发育成多细胞的胚,由胚发育成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以基足伸入配子体组织内吸收养料,基足上有蒴柄,蒴柄的末端发育成孢蒴,也叫孢子囊。孢蒴内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从孢蒴放出,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原叶体,由原叶体发育成雌、雄配子体。从苔藓植物的二倍体的孢子体和单倍体的配子体的交替,说明有二个明显的世代,即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存在交替现象。
蕨类植物,是颈卵器植物的高级类型,又是维管植物的低极类型,有大型的孢子体世代和小型的配子体世代。其二倍体的孢子体(2n),分化为根、茎、叶,能独立生活,在其生活史中,占主要地位。有维管系统,能适应陆地环境,平时所见到的木本植物体,即是一个二倍体的大孢子体。孢子体上有孢子囊,其中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这是无性世代。孢子萌发又形成单倍体的配子体(n),由一层细胞构成,称叶状体,着生在阴湿的地面,有假根,能独立生活。叶状体的一端有藏精器,产生精子;一端有颈卵器,产生卵。以水为媒介使精卵结合受精,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这是有性世代。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再发育成孢子体。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但其配子体较苔藓植物退化。
在植物进化的高级阶段,出现了种子,这是长期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产物,是保存和繁衍种族的最好方式。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借助风力或昆虫,把花粉送至雌性生殖器官,使精卵结合,受精卵与周围组织共同形成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的孢子体,非常发达,其形态、结构在植物界最复杂。不仅有根、茎、叶之分,且有绚丽多姿的茎、叶和花部器官。配子体极度退化,仅有几个细胞,不能独立生活,藏在孢子体的花器官内。但仍有二个世代,从受精卵开始到花粉母细胞、胚囊母细胞至减数分裂,是二倍体的孢子体(2n)世代,即无性世代; 自减数分裂,从花粉粒和胚囊的开始形成,到发育成多细胞的花粉粒和胚囊,产生精子和卵,属单倍体的配子体(n)世代,即有性世代。两个世代相互交替出现。


植物进化过程世代交替的演变图


动物界 只有低等动物存在世代交替现象,但无独立生活的配子体,染色体倍性尚不清楚。和植物的世代交替有原则上的不同。
原生动物存在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方式。其无性生殖有直接分裂和多分裂法,都能产生新个体。进行若干代的无性生殖后,转为有性生殖。如疟原虫,其生活史包括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时期,经历人和按蚊两个宿主。当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吸人血时,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进入人体血液,侵入肝脏,再入红细胞。经几次裂殖生殖,破坏人的红细胞,形成雌雄配子母细胞。按蚊吸人血时,雌雄配子母细胞进入蚊胃,在蚊胃内产生配子,结合为合子,完成其有性生殖。合子伸长成为卵孢子,穿过蚊胃形成卵囊和大量子孢子,称为孢子生殖。卵囊破裂,子孢子入蚊的唾液腺内。蚊虫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血液中。从孢子生殖到裂体生殖是无性世代,配子生殖是其有性世代。
腔肠动物中的薮枝螅,亦兼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通过无性繁殖以芽殖方式进行,水螅芽长成新的水螅体后,可脱离群体。水中的CO2增加,水螅体因受刺激而产生有性个体,称生殖体。生殖体形成雌、雄两种水母芽,分别长成雌、雄两种水母,脱离生殖体,营独立生活,其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卵和精子,精卵结合成接合子,接合子先发育成浮浪幼虫,再发育成水螅型的个体,薮枝螅包括水螅型的无性世代和雌、雄两种水母型的有性世代。两个世代存在交替现象。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在生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互轮回的现象。如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包括从合子形成到孢子母细胞产生的无性世代与从孢子形成到配子产生的有性世代的交替。凡配子体和孢子体在形态构造上相同的,称同形世代交替,如石莼;形态构造不同的,称异形世代交替,如蕨类和种子植物。世代交替对于植物的个体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依靠数量多的孢子大量繁殖后代,同时也可在有性世代中因两性配子的结合,丰富孢子体的遗传基础,加强其适应性。动物中的腔肠动物其水螅体是无性世代,行分裂生殖;水母体是有性世代,行两性生殖。昆虫年生活史中有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发生的现象。

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shidaijiaoti

在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植物界中少数低等植物和全部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中,都有世代交替现象。依据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构造的复杂程度和是否能独立生活等特性,植物界的世代交替可分为两大类型:(1)同型(等世代型)世代交替:指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构造等相同,都能独立生活,二者的区别在于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配子体世代染色体为n,如绿藻中的石莼(Ulva)、浒苔(Entermorpha)等。(2)异型(不等世代型)世代交替:指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大小、构造和独立生活等方面均有区别。又可分为苔藓型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种子植物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非常简化,寄生于孢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等。褐藻中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也属此型。

☚ 团藻   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 ☛

世代交替

见“生物学一般”中的“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

一种生物的生活史中,以不同生殖方式出生的世代周期地或不规则地相交替的现象。在高等植物中,孢子体无性生殖产生单倍染色体的有性世代,即配子体世代,通过两性配子体的有性生殖产生双倍染色体的无性世代,即孢子体世代,两者交替构成完整的生活史。少数动物,如腔肠动物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世代交替alteration of generations

指不少寄生虫如疟原虫,各种吸虫等,兼有的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交替时常有宿主转换。

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世代交替

metagenesis


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metagenes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