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与李生论诗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与李生论诗书

唐代诗论文章。司空图著。收于《司空表圣文集》卷2。司空图在文章中着重从韵味的角度论述了诗歌的意境创造,指出:“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於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文章强调诗歌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能给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充分余地,这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司空图的韵味说在文艺思想史上产生过较深远的影响,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与其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与李生论诗书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撰。见《司空表圣文集》卷二。司空图的诗论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严羽“以禅喻诗”,王士祯“神韵”说都溯源于此。这篇文章便是司空图论诗的代表作品。作者首先用十分贴切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他所主张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而愚以为辨於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然后,作者将其论诗之旨概括为三点,一是“直致所得,以格自奇”,二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三是“不知所以神而神”,“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的这些主张在他的另一名著《二十四诗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 铭秦坑   读司马法 ☛
000067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