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abo血型系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最早发现的人类血型。早在1900年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在人类的血清中则含有两种与其相对抗的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ABO血型系统的命名方法是根据红细胞所含的A、B凝集原而把人类的血液分为4型:凡是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为A型;只含B凝集原的,称为B型;A和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称为O型。在人类的血清中,不含有同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在A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抗B凝集素;B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的血清中,这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而O型血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都有(表1)。 表1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
在给病人输血时,必须首先考虑给血者与受血者双方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否相合,如果输入异型血常引起严重的反应,甚至使受血者突然死亡。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在输血前必须认真检查血型。从ABO血型系统来考虑,给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关系可用表2来表示。 表2 输血时ABO血型系统的相互关系
(“+”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从表2可见,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互相输血之外,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它各种血型的血,而O型血可以输给其它各种血型的受血者。 ☚ 血型和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1900年Landsteiner分别把不同人的红细胞与其他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发现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凝集情况。据此认为在人的红细胞有两种抗原: A抗原和B抗原; 血清中有两种抗体: 抗A和抗B (也可分别称为A抗体和B抗体或抗A抗体和抗B抗体)。遂于1901年发表了他当时确定的3个血型: A型、B型和O血型。第二年Decastello及Sturli又确定了AB型。这四种血型在红细胞上的抗原及血清中的抗体如下:
ABO血型是由A、B和O 3个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的。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红细胞上就可显示出相应的抗原; O型基因是隐性基因,必须一对染色体相应位点上都是O型基因,才能显示O型。一对染色体上基因内容的组合,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红细胞上能表现出来的抗原内容,称为表型。ABO四种血型可有6种遗传型; 所以,O型人一定是纯合子者;AB型人一定是杂合子者; A型和B型的人,可以是纯合子者,也可以是杂合子者。O型红细胞上没有A和B抗原,却有与其他型的红细胞共有的一种抗原,称为H抗原。H抗原是A和B抗原的基础。一个人若无H抗原,便不能形成A和B抗原。有一种血型称为Bombay型,是因为在Bombay首次发现而得名。Bombay型不但没有A、B抗原,而且也无H抗原。这种人即使有A和B基因,也不能形成A和B抗原。
ABH抗原不但表现在红细胞及其他体细胞上,而且可以在体液中游离存在。体液中的ABH抗原,称为ABH血型物质。1926年山上发现80%人的唾液中有ABH物质,这种物质可特异性地中和抗A、抗B和抗H抗体。唾液中有这些物质的人,称为分泌型者; 无此物质者,称为非分泌型者。唾液中血型物质的分泌能力,也是受遗传决定的。分泌型的人由一Se基因控制; 非分泌型的人,则有一se基因。Se与se是等位基因,Se对se来说为显性。分泌型的人或为纯合子SeSe,或为杂合子Sese; 非分泌型的人一定是sese型。 ABO血型系统与别的血型系统不同,某一个体未经抗原刺激,其血清中便有天然抗体存在。此外,在一部分人的血清中,除有天然抗体外,尚有免疫抗体。天然抗体是一种冷抗体,4℃是其最适反应温度。可被血型物质中和而失去活性。不耐热,对巯基乙醇不耐受。不能通过胎盘,对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没有作用。所谓免疫抗体是指与天然抗体在生物学特性上有许多不同之点的抗体。它是温抗体,37℃是其最适反应温度。多为不完全抗体,需用胶体介质、酶处理的红细胞或抗球蛋白试验才能检出。可耐受70℃加热1小时,有活化补体的能力,对巯基乙醇比较耐受,能通过胎盘,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致病性抗体。但产前检查免疫抗体对临床没有指导意义。 ☚ 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