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与外宾交往的见面礼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与外宾交往的见面礼节

与外宾交往的见面礼节

握手是见面时的重要礼节,它的规矩是:
男女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有的有意握手,但不知应先伸手,而是反过来等男的伸手的除外),男的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一般说来,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和男方握手,只是点头即可。
宾主握手: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在机场或宾馆接待来宾、不论对方是男女,主人都有应先伸手,以示欢迎。
除握手礼外,还有鞠躬礼、合十礼、拥抱礼、接吻礼。
鞠躬礼又称打躬,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礼节,也是日本、朝鲜的常用见面礼。在日本鞠躬礼很有讲究。第一次见面时的“问候礼”是30度,“告别礼”是45度。行60度到90度的鞠躬礼时,双手摊平扶膝,眼睛向下,同时表示问候,这是真情的留露,而非矫揉造作。在朝鲜,人们见面和离别时也退别行鞠躬礼,以表尊敬和谢意。朝鲜妇女在退别行鞠躬礼时,一手提裙,一手下垂。西方人行鞠躬礼,往往作为下级对上或同级间的礼节。标准的鞠躬礼为: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脸带微笑,身体上部向前倾15度左右。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即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平齐,掌部向外倾斜,头略低。合十礼通行于南亚与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在涉外交往中,对方用这种礼节致礼时,我们也应以合十还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的一种礼节。在迎宾,祝贺感谢等隆重场合,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有时也采用拥抱礼。有的是热情的拥抱,有的是礼节性的拥抱。
拥抱礼的方法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扶在对方的左后肩,左手扶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向左互相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接吻礼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长辈与晚辈以及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在遇到喜事或悲伤时行接吻礼,表示亲热和慰问。
接吻的方式为: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 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 亲人熟人之间是亲脸、贴面颊; 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亲嘴。
以上是外国人主要的几种见面的动作礼节,在社会交往实际中,见面礼的运用和掌握远不是这么简单。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国际通行方式或入乡随俗去把握。

☚ 与外宾交往中的介绍   与外宾交谈 ☛
与外宾交往的见面礼节

与外宾交往的见面礼节

握手是见面时的重要礼节,它的规矩是:
男女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有的有意握手,但不知应先伸手,而是反过来等男的伸手的除外),男的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一般说来,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和男方握手,只是点头即可。
宾主握手: 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在机场或宾馆接待来宾、不论对方是男女,主人都有应先伸手,以示欢迎。
除握手礼外,还有鞠躬礼、合十礼、拥抱礼、接吻礼。
鞠躬礼又称打躬,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礼节,也是日本、朝鲜的常用见面礼。在日本鞠躬礼很有讲究。第一次见面时的“问候礼”是30度,“告别礼”是45度。行60度到90度的鞠躬礼时,双手摊平扶膝,眼睛向下,同时表示问候,这是真情的留露,而非矫揉造作。在朝鲜,人们见面和离别时也退别行鞠躬礼,以表尊敬和谢意。朝鲜妇女在退别行鞠躬礼时,一手提裙,一手下垂。西方人行鞠躬礼,往往作为下级对上或同级间的礼节。标准的鞠躬礼为: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脸带微笑,身体上部向前倾15度左右。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即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平齐,掌部向外倾斜,头略低。合十礼通行于南亚与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在涉外交往中,对方用这种礼节致礼时,我们也应以合十还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的一种礼节。在迎宾,祝贺感谢等隆重场合,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有时也采用拥抱礼。有的是热情的拥抱,有的是礼节性的拥抱。
拥抱礼的方法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扶在对方的左后肩,左手扶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向左互相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接吻礼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长辈与晚辈以及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在遇到喜事或悲伤时行接吻礼,表示亲热和慰问。
接吻的方式为: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 亲人熟人之间是亲脸、贴面颊; 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亲嘴。
以上是外国人主要的几种见面的动作礼节,在社会交往实际中,见面礼的运用和掌握远不是这么简单。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国际通行方式或入乡随俗去把握。

☚ 与外宾交往中的介绍   与外宾交谈 ☛
000007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