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紫翔》
明张岱撰。载于《琅環文集》,是给何紫翔的信,信中强调无论弹琴还是作文,全靠着一口生气。所谓“古人弹琴,唫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己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陶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张岱认为关键在于练熟还生,有情韵贯注其间,一气流转,使技艺与性情浑然一体,有内在的脉络,神气活现的表情。“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无论艺术还是游戏,无论音乐戏曲诗文字画,少了这口气,没有内在的生命,再熟再巧也不可能出神入化,一失去情韵的脉络,便“生气全无”此是深得艺术真髓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