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盗泉 不饮盗泉bùyǐndàoquán━┃┃┃━ 《说苑·谈丛》:“邑名胜母,曾子不入,水名盗泉,孔子不饮,丑其声也。”后以“不饮盗泉”喻洁身养志,不受不义之财,不同流合污。唐·卢照邻《赠益府群官》诗:“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 不因人热 不贪为宝 ☛ 不饮盗泉bù yǐn dào quán盗泉,古泉名,在山东泗水县。《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后用“不饮盗泉”比喻为人正直廉洁。《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司马贞索隐:“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 为人廉洁 为人廉洁一毫不取 一毫莫取 为人廉洁,不贪财物:脂膏不润 脂膏莫润 膏脂不润 处腴不润 处脂不润 为人廉洁,不受贿赂:摆袖却金 为人廉洁,一介不取:饮马投钱 为人清正廉洁:青身 清身 为人正直廉洁:不饮盗泉 ☚ 廉洁 为官廉洁 ☛ 不饮盗泉bùyǐn-dàoquán《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盗泉:古泉名,在山东泗水县。后以“不饮盗泉”指回避丑恶事物,保持清白节操。 不饮盗泉bù yǐn dào quán比喻为人正直廉洁。《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盗泉: 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 不饮盗泉bùyǐn-dàoquán〔述宾〕 盗泉,古泉名,在山东泗水县。比喻为人正直廉洁。语本《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不仕暗君,~,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 △ 多用于人品性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