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落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餻糉 > 不落夾
不落夾  bùluòjiá

亦作“不落莢”。亦稱“不落角”。以葦葉包糯米或用桐葉攤捲白麵與蔬菜而成的食品,形與味類似粽子。明清時期四月初八日用以供佛,朝廷亦以賜群臣百官。明·劉若愚《明宫史·飲食好尚》:“[四月]初八日進不落夾。用葦葉方包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糉同也。”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三:“四月初八,供大不落夾四百對,小不落夾三百對。”清·王棠《燕在閤知新録·不落莢》:“四月八日用白麫調蔬品攤桐葉上,合葉蒸食,名不落莢。”清·陸以湉《冷盧雜識·麥餅》:“四月八日佛誕……製黑黍飯,用不落葉包之爲角,名不落角,一名不落夾。”

不落夹

131 不落夹

古代汉族的宗教食品。为纪念释迦牟尼的生日,于四月八日,用苇叶包糯米、粳米、黑糖、蜜和红枣,长三四寸,宽一寸,味道与粽子相似。亦称“不落角”。或云,用不落叶(苇叶)包“黑黍饭”(乌米饭,即用乌饭树叶的汁浸黑的米蒸的饭)而成。至清代失传。

☚ 馓子   粽子 ☛
不落夹

不落夹

明代宫廷食品。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皇帝、宫眷与内臣食用,并于午门外赐百官食之。相传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不落夹从释氏名。其制法为: 用芦苇叶包住糯米,成长方形,长可三四寸,宽1寸,煮熟食用,味道与粽子相同。嘉靖帝辟佛,改于四月五日颁赐不落夹于群臣,并改用新麦面为原料。一说吃不落夹在四月四日。一说不落夹是元朝语言,即今之粽子。明大学士张璁云: “不落夹者,以糯米、粳米、黑糖、蜜、红枣为之。”其内容更为丰富。清人有称不落夹系用不落叶包裹为角形而成,故又名 “不落角”,不落夹为“不落角” 的谐音。

☚ 稔转   灶糖 ☛
000025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