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忽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忽木 不忽木1255—1300亦作不忽麻、不忽卜,又作博果密。名时用,字用臣,号静得。西域康里部(古高车国)人。幼时给事东宫,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历任提刑按察使、参议中书省事、吏工刑部尚书等职。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欲用为相,固辞,改任平章政事。成宗元贞二年(1296)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事。大德二年(1298)特命行御史中丞事。在官以刚直闻。大德四年病卒,赠鲁国公,谥文贞。《元史》有传。遗诗收于《元诗选》癸集。《全元散曲》录存其散曲作品套数《辞朝》一套。不忽木身为朝廷重臣,而在十四支曲子组成的长套中反复咏叹“宁可身卧糟丘,赛强如命悬君手”的林泉之乐,体现了“闲云出岫”的平淡闲远本色。 ☚ 赵孟頫 冯子振 ☛ 不忽木 不忽木1255—1300元曲作家。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为西域康里部大人(贵族)。至元十四年(1277),授利用少监。十五年,出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二十一年,回京城任参议中书省事。二十二年,升任吏部尚书。二十三年,改工部尚书,迁刑部尚书。二十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后官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大德四年(1300)病逝,年46。谥文贞。不忽木为元代名公,又是著名曲家,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评他的散曲风格“如闲云出岫”。他的散曲除一套〔仙吕·点绛唇〕《辞朝》外,其他全散佚了。《辞朝》反映了作者想辞官归隐的志向。他还存有一首题为《过赞皇五马山泉》的诗:“相彼山泉源本清,太平君子濯尘缨。泠泠似与游人说,说尽今来往古情。”《元史》有传。 ☚ 阿里耀卿 大食哲马 ☛ 不忽木 不忽木1255—1300元曲作家。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为西域康里部大人(贵族)。至元十四年(1277),授利用少监。十五年,出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二十一年,回京城任参议中书省事。二十二年,升任吏部尚书。二十三年,改工部尚书,迁刑部尚书。二十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后官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大德四年(1300)病逝,年46。谥文贞。不忽木为元代名公,又是著名曲家,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评他的散曲风格“如闲云出岫”。他的散曲除一套〔仙吕·点绛唇〕《辞朝》外,其他全散佚了。《辞朝》反映了作者想辞官归隐的志向。他还存有一首题为《过赞皇五马山泉》的诗:“相彼山泉源本清,太平君子濯尘缨。泠泠似与游人说,说尽今来往古情。”《元史》有传。 ☚ 阿里耀卿 大食哲马 ☛ 不忽木Bu Humuminister and writer of Yuan opera of the Yuan Dynasty 不忽木1255—1300元朝大臣。又作卜忽木、不灰木,别名时用,字用臣。其先康里部人。忽必烈侍从燕真之子。幼时,侍太子真金。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受赞誉,被誉为“有公辅器”。至元十三年(1276),主张兴学校、习儒学,奏建国子学。十四年,任利用少监。次年,出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不畏权势,惩治违法西僧。十九年(1282),升提刑按察使,惩治贪官。二十一年(1284),参议中书省事。反对卢世荣增赋,不被采纳,遂辞官。次年,升吏部尚书,改工部、刑部。查清河东按察使阿合马不法事百余项。极力反对权臣桑哥枉杀朝臣。二十七年(1290),拜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劾奏桑哥罪状。举荐完泽任中书右丞相。继拜平章政事。谏言遣使招谕交趾,以免用兵劳民。反对麦术丁恢复尚书省。成宗即位后,参与廷议,屡阻西僧乱政,惩治豪民之不法者。元贞二年(1296),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大德二年(1298),行御史中丞事,兼领侍仪司事,提倡礼治。武宗(1307—1311年在位)时,追封鲁国公,谥文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