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卑不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卑躬屈膝;不卑不亢 卑躬屈膝 躬:身体。低头,弯腰,下跪。形容献媚奉承,毫无骨气。描写性成语。常作谓语。 例 但后来的朝廷是如此之衰弱,如此之腐化,卑躬屈膝,没有骨气。(徐迟《边陲游记》)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亦作“卑躬屈节”(节:气节)。 例 一方则满足于对方所给予的小恩小惠,又不看重自己的人格,卑躬屈节,胁肩谄笑,无所不至。(宋云彬《朋友》) 辨 “卑躬屈膝”的“躬”不能写作“恭”。 不卑不亢 不自卑,也不高傲,指对人态度分寸得当。直陈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和状语、补语。 例 陶阿毛心中暗暗钦佩汤阿英的谈吐,简单两句就把他的话驳回去,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叫你无从挑剔,怪不得工人们对她的话那么尊重和信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不过,张安邦既善于用不卑不亢的亲敬坦然对待上级领导,也善于用平易近人的微笑来表现对弱者的和蔼。(柯云路《三千万》三) 亦作“不亢不卑”。 例 马元利不亢不卑地陪笑说:“末将来到平利,好比是闯一闯龙潭虎穴,本来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四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卑不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听了,摸摸平儿的脸笑道: ‘……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故事】:一天,吃过早饭,平儿到探春处聊天。平儿,探春和宝钗三人取笑了一回,便谈起正经事来。探春认为:可以从园子里的老妈妈中选出几个老成本分,懂得园圃的人来负责管理园子,这样做有几个好处。宝钗李纨听了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平儿说:“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未必好出口。”宝钗听了,摸摸平儿的脸笑道:“……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了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们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说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回奉。总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们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们住的园子, 不好因省钱派人去监管……她这远愁近虑, 不抗不卑, 她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她这一番话, 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意思】: 既不傲慢, 也不自卑。亢:亦作“抗”, 高傲; 卑: 自卑, 看不起自己。指言语或待人很有分寸,亦作“不亢不卑。” 【古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四章:“马元利不亢不卑地陪笑说: ‘末将来到平利,好比是闯一闯龙潭虎穴, 本来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李准《青笋》: “耿良却是不亢不卑的样子, 迈着两条腿, 走进屋子……。”
不卑不亢bùbēi-bùkàng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态度和言行得体。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成〉同“不亢不卑”。形容人行为举止、言语等不高傲也不自卑。老舍《四世同堂》:“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秦牧《长河浪花集》:“他们不卑不亢,安于平凡,善于和群众友爱相处,决不‘独标高格’,要求高人一等。” 不卑不亢(反)唯唯诺诺 俯首帖耳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对人态度、言语适当,很有分寸。卑:低下。亢:高傲。 ☚ 宾至如归 不即不离 ☛ 对人 对人遇人 另见:态度 热情 坦率 诚恳 友好 冷淡 ☚ 对事 对人热情 ☛ 不卑不亢不亢不卑bù bēi bù kàng不卑不亢neither haughty nor humble;neither overbearing nor servile;neither supercilious nor obsequious;modest but confident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解义】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ɡ卑:低下。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言行得体,很有分寸。 不卑不亢bu? be?i bu? kànɡ【释义】既不自卑,也不高傲。 态度得体不亢不卑;不卑不亢格式 会意式。 卑躬屈膝;不卑不亢bēi gōng qū xī;bù bēi bù kàng卑躬屈膝 躬:身体。低头,弯腰,下跪。形容献媚奉承,毫无骨气。描写性成语。常作谓语。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唯唯诺诺 俯首帖耳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傲慢。 不卑不亢bùbēi-bùkàng亢:傲慢无礼。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形容应对的态度与言辞合乎分寸,十分得体。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与人相处言语或态度恰到好处。也作“不亢不卑”、“不抗不卑”。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也说“不亢不卑”。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形容应对的态度与言辞得体,合乎分寸。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ɡ【解义】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ɡ既不自卑,也不傲慢。指以平等的态度相对待。老舍《正红旗下》:“多老大非常满意自己这句话,~,恰到好处。” 不卑不亢bu bei bu kang卑:低贱、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骄傲。形容待人接物得体,分寸适度。 彬彬有礼 不卑不亢bīn bīn yǒu lǐ;bù bēi bù kàng彬彬:文雅;卑:低下;亢:高傲。形容对人文雅有礼貌,态度平和,既不自卑,也不高傲。钱峰《青山绿水好民风》:“记者所遇的不丹人,无论是政府部长,还是在山间小路上负重前行的牧民,个个~。” 不卑不亢bùbēi-bùkàng卑:卑下。亢:高傲。既不高傲,也不自卑。形容言语或态度有礼有节,分寸掌握得很好。 1314【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对人的态度很有分寸,恰到好处。卑:自卑。亢: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不卑不亢bùbēi-bùkàng〔并列〕 亢,高傲;卑,自卑。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廖辉英《红尘孽债》:“一席话说得诚恳实在,~,本来嚷嚷的高名城不好再抱怨,暂时沉默地在样品屋前打量着房子。” 匪夷匪惠;不卑不亢 匪夷匪惠;不卑不亢fěi yí fěi huì;bù bēi bù kàng【上】夷:殷末周初孤竹君的儿子伯夷。伯夷反对武王伐纣,商亡后,隐居首阳山,不吃周粟而饿死。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柳下惠在鲁国做官,多次遭罢免都不愿离去。比喻做人做事既不要像伯夷那样固执,也不要像柳下惠那样随和。 ☚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奉公正己;怀质抱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