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我们同敌人是势不两立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绝不能指望敌人发善心。(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第十五章) 异 不共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跟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其对象仅指人。在句中多作定语,亦作谓语。 例 我周威为了四岭山的老百姓安安生生过日子,才和任中元结下了不共戴天的冤仇,我的身上还留着任中元的刀疤。(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第十九章)小裴接过来看,只见那页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宗璞《弦上的梦》五) 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不是你活就是我活。形容矛盾、斗争的对抗性和不可调和性。较通俗,口语色彩浓。其对象多指人。常作定语、状语、补语。 例 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死我活的革命与反革命的阶级斗争关系!(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两军战士从这船跳到那船,头顶上火箭炮石齐飞,眼面前一片刀光剑影,耳朵里只听见斫击喊杀的声音,胸膛里怀着拼个你死我活的决心。(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 势不两立 势:事物力量所表现出来的趋向、状况和形势。表示敌对或对立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对象既可指人,亦可指国家或集团。多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他指出,秦、魏两国势不两立,魏国有高山险阻,同秦国以黄河为界,并占据了中条山以东的地理优势。(冯惠民《商鞅》七)中国的这些小资产阶级成分曾参加过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和农民一样,他们有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小生产的经济地位。(《毛泽东选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同 都有不能共存的意思。都可作谓语。 辨 “势不两立”也有人写作“誓不两立”,虽然也讲得通,却不是原来的意思。“不共戴天”的“戴”不能写作“载”或“带”。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 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势不两立。(戴:顶着。)〈例〉他又不是你不共戴天的仇敌,你何必如此待他呢? 【你死我活】nǐ sǐ wǒ huó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例〉你们两家这点儿矛盾,互相忍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何必非闹个你死我活呢? 【势不两立】shì bù liǎnɡ lì 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仇恨深。〈例〉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不要为了一点矛盾就闹得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仇恨深而不能并存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共戴天”着重指仇恨极深;只用于人,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语。“你死我活”着重指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不可调和;常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宽;多用于口语。“势不两立”着重于矛盾极深,也形容仇恨极深;常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