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共戴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我们同敌人是势不两立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绝不能指望敌人发善心。(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第十五章) 异 不共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跟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其对象仅指人。在句中多作定语,亦作谓语。 例 我周威为了四岭山的老百姓安安生生过日子,才和任中元结下了不共戴天的冤仇,我的身上还留着任中元的刀疤。(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第十九章)小裴接过来看,只见那页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宗璞《弦上的梦》五) 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不是你活就是我活。形容矛盾、斗争的对抗性和不可调和性。较通俗,口语色彩浓。其对象多指人。常作定语、状语、补语。 例 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死我活的革命与反革命的阶级斗争关系!(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两军战士从这船跳到那船,头顶上火箭炮石齐飞,眼面前一片刀光剑影,耳朵里只听见斫击喊杀的声音,胸膛里怀着拼个你死我活的决心。(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 势不两立 势:事物力量所表现出来的趋向、状况和形势。表示敌对或对立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对象既可指人,亦可指国家或集团。多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他指出,秦、魏两国势不两立,魏国有高山险阻,同秦国以黄河为界,并占据了中条山以东的地理优势。(冯惠民《商鞅》七)中国的这些小资产阶级成分曾参加过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和农民一样,他们有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小生产的经济地位。(《毛泽东选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同 都有不能共存的意思。都可作谓语。 辨 “势不两立”也有人写作“誓不两立”,虽然也讲得通,却不是原来的意思。“不共戴天”的“戴”不能写作“载”或“带”。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不共戴天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空下生活。形容仇恨极大,誓不两立。苏雪林《〈阿Q 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这对于中国民族侮辱真太大了,所以那时宋遗民莫不引为最切齿的深仇,最痛心的纪念,与元人几有~之概。” 〔出处〕《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近义〕誓不两立 势不两立 你死我活 〔反义〕亲密无间 情同骨肉 水乳交融 〔辨析〕“不共戴天”“誓不两立”重在仇恨深,通常只适用于人;“势不两立”也用来表示仇恨深,重在矛盾大,适用面比较宽泛。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共戴天 【出处】: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敌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故事】:公元一一三八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了《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他说:“我身为枢密院编修官,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我衷心希望能斩下秦桧、王伦、孙近这三人的头,并将他们的头悬挂在高竿上示众。然后拘留金国使者,责问他为什么对大宋这样放涎无礼,再起兵伐金。这样,全军将士不战而勇气倍增。不这样,我只有蹈东海而死罢了,怎能跟着受屈辱的小朝廷苟安偷生呢?” 【意思】:不愿与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戴: 顶着。形容彼此仇恨极深。 【古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陶谦纵兵杀吾父, 此仇不共戴天! 吾今悉起大军, 洗荡徐州, 方雪吾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宋为富强占良人为妾,我父亲和他涉了讼, 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 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
不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誓不两立。宋辛弃疾《美芹十论》: “〔臣父大赞〕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极衅而起,以行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不共戴天bùɡòng-dàitiān戴:顶。不能共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释义】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谓不共存于人世间。《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后用“不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臣父大赞)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极衅而起,以行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不共戴天(同)你死我活 势不两立 誓不两立 九世之仇 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势不两立[誓不两立];唇齿相依、辅车相依、相依为命○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表示仇恨很深重,势不两立:两家有~之仇|~的仇敌|他们的关系简直到了~的地步|他突然有一种杀戮式的冲动,面对酒盅就像面对一个~的仇人,不管不顾地大喝起来。 ○你死我活nǐ sǐ wǒ hu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势不两立:世俗人争长竞短,~|誓与日寇拼个~|这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大敌当前,~,没有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势不两立shì bù liǎng lì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之缘由也|他俩现在已闹到~了 |逢前者要虚怀若谷,有容人之量;遇后者须疾恶如仇,~! 也作〖誓不两立〗。 ●唇齿相依chún chǐ xiāng yī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两国比邻,~|我们是~的友好邻邦|这时候,朝鲜官兵已经逐渐整顿起来,中国明朝政府又派援军去支援~的邻邦。 ●辅车相依fǔ chē xiāng yī辅,颊骨。车,齿床。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唇亡齿寒 | 我们是~的两个部门 | 两国~,必互相救援。 ●相依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互相)依靠着生活,(彼此)离不开:母女俩~| 因为失去父母,兄弟两人从小~|其中尽管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毕竟~,同偕到老。 不共戴天 婉指不能在同一个天下生存。意为到了仇恨很深,势不两立的地步。也作“不同戴天”。 字数:43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分庭抗礼 寸土不让 ☛ 不共戴天 不共戴天不跟仇敌在同一片天下活着。形容仇恨极深,不能并存。戴:顶。 ☚ 报仇雪恨 不念旧恶 ☛ 仇恨的程度 仇恨的程度仇恨深:新仇旧恨 ☚ 很深的仇恨 排遣 ☛ 支撑2 支撑2挺 支身 扶策 另见:支持 ☚ 支撑2 挣扎 ☛ 不共戴天不跟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比喻与仇敌誓不两立。戴:顶着。汉代戴圣《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元代脱脱等《宋史·秦桧传》:“金人以‘和’之一字,得志于我者十有二年,以覆我王室,以弛我边备,以竭我国力,以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望我中国讴吟思汉之赤子。”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absolutely irrecon cilable; a deadly (/implacable/inveterate/irre concilable/mortal/sworn) enemy; cannot share the same sky (with the enemy); not able to live together beneath the same heaven; will not live in the same world (/under the same sky) (with one’s enemy);impossible for both to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不共戴天bu gong dai tianswear not to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with one’s enemy—be absolutely irreconcilable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比喻仇恨非常深,势不两立。sworn, will not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 with one’s enemy ), absolutely irreconcilable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解义】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不愿与仇人共存于人世间。极言仇恨之深。《礼记·曲礼》:“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宋·胡铨《上高宗封事》:“臣备言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存。形容仇恨极深,势不两立。《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释义】比喻仇恨极深,不能并存。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空下生活。形容仇恨极大,誓不两立。苏雪林《〈阿Q 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这对于中国民族侮辱真太大了,所以那时宋遗民莫不引为最切齿的深仇,最痛心的纪念,与元人几有~之概。”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你死我活 势不两立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共戴天bùgòngdàitiān《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戴:头顶着。不愿共存于一个天底下。形容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不与仇人共存于世间。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解义】 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共戴天bù ɡònɡ dài tiān共: 共同。戴: 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空下并存,即有我无他有他无我。原是说父辈的仇敌,子孙一定要报复,不能和平共处。后来形容仇恨极大,誓不两立。萧三《片山潜的手》:“你们誓死要报这~之仇。” 不共戴天bu gong dai tian戴:顶着。不愿意与仇敌同在一个天底下活着。比喻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不共戴天bùgòngdàitiān共:共同。戴:顶着。不跟对方共同生活在一个天底下。形容仇恨极深,势不两立。 1C11【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活着。形容仇恨极深,决不能并存。戴:顶。 不共戴天bùgòng-dàitiān〔偏正〕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和仇敌生活在同一天底下。比喻仇恨深重,毫无调和之处。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西门丁《血洞房》:“司马城道:‘父母之灵本来是~之仇,不过,小侄现在却想先把凶手寻出来,洗脱嫌疑,然后才好到赵家问罪!’”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共:共同。戴:顶着。即不与仇敌同在一个天下。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