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下车泣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下车泣罪

比喻为政宽仁。《梁书·王僧儒传》: “幸圣主留善之德,纡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汉刘向《说苑·君道》: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 ‘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 ’ 禹曰: ‘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是以痛之也。’ 书曰: ‘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禹: 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姒姓,亦称大禹、夏禹。鲧之子。尧: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他死后由舜继位。舜: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大禹外出看见犯人,下车询问情况,认为百姓犯罪是自己教化的责任,并为之哭泣。

下车泣罪

罪:罪人。从车上下来为罪人而哭泣。用以颂扬统治者善于反省过失,宽仁待民。远古时代,禹帝出门时看到一个在押的罪犯,他从车上下来问明情况后,竟然哭了起来。手下人不解地问:“他触犯了法律,咎由自取,大王为什么这样伤心呢?”禹帝说:“过去尧、舜做帝王时,百姓都像尧、舜那样一心为公。如今我做了帝王,人们却变得自私自利起来,我怎么能不伤心呢?”(见汉·刘向《说苑·君道》)

为政

为政

为政宽大:宽政
 为政宽大仁惠:简惠 下车泣罪
谨慎为政:谨政
为政清明:车雨
 为政清廉:食馔一口
为政重在得人:人存政举 人亡政息
(执掌国政:为政)

☚ 执政   坏人当权 ☛

颂扬政绩

颂扬政绩

颂扬官吏的政绩:召棠 召公棠 召伯棠
颂扬地方官吏的政绩:灵雨随车 甘雨随车沛泽随车 车回甘澍 随车致雨 时雨随车
颂扬地方官的政绩的套话:召杜 召父杜母
颂扬帝王的德政遍及四方:道被飞潜
颂扬好官的德政:爱树 推爱及树
颂扬官吏有德政:羊碑 羊公碑
颂扬地方官的德政:爱棠
 颂扬县令的德政:栽花
颂扬封建统治者施行仁政:下车泣罪
颂扬地方官简政清刑:鸣琴
颂扬政绩卓著者之典故:诜枝

☚ 颂扬   称颂 ☛

下车泣罪

走下车来,为罪人而哭泣。旧时比喻为政宽仁。现也用来形容丧失立场,好坏不分。泣:哭泣。罪:罪人。汉代刘向《说苑·君道》: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唐代姚思廉《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

下车向遇到的罪人流泪。表示对罪人同情、关怀。eulogizing a feudal rulers virtues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

【解义】罪:罪犯。(统治者) 在路途中遇到行刑罪犯,下车来就在行刑罪犯前落泪,表示哀伤。旧时统治者自我标榜爱民如子,用刑乃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该词便用来称赞统治者为政宽厚。
【例句】时至今日,~也为时晚矣。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

旧时指“为政宽仁”,对罪人用刑是出于不得已。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下车泣罪

大禹是我国上古时代夏后氏的部落领袖。在舜作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他曾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十三年。在治水的过程中,他领导民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生产,三过家门而不入,深受人民的爱戴。
舜看到禹治水有功,把他挑选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便担任了部落联盟领袖。
有一次,大禹乘车出外巡视,看到一个犯罪的人被另外几个人押着往前走。大禹吩咐把车停下来,问:“这是怎么回事?”
“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我们抓住了。我们送他到官府去治罪!”其中有一人回答说。
大禹听了,便下了车,来到偷儿身旁,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
偷儿怕大禹要严办他,吓得连头也不敢抬起来,低着头不吭声。大禹见了,并不动怒,一面对偷儿进行规劝,一面流下泪来。一个随大禹出巡的官员见了,很不理解地问道:“这个人偷了东西,理该受到惩罚。大王竟为他流下了眼泪,这是为什么呢?”
大禹回答说:“我不是为这个偷儿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以前,尧和舜做首领时,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而现在我做了首领,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来,所以我感到十分痛心!”
那个偷儿听大禹这样说,感动万分,不由嚎啕大哭起来。接着,大禹又命侍从取出一块龟板,写了“百姓有罪,在予一人”,便下令把那偷儿放了。
后来,“下车泣罪”这一成语,用来表示为政宽仁,感于自己政教之责而哀怜罪人。

下车泣罪xiàchē-qìzuì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禹作为施政者,感到百姓犯罪,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痛心而泣。后以“下车泣罪”指施仁政于民,不滥用刑罚。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

下车向遇见的罪人流泪。
❶ 原指大禹见到罪犯而深感自己有责任而痛心。《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❷ 后泛指对罪人表示关心,以颂扬统治者的为政宽仁。

下车泣罪xiàchē-qìzuì

〔连动〕 下车后,见到罪人流泪。表示施政者宽仁。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梁书·王僧儒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纡好生之施,解网祝禽,~。”
△ 褒义。常用于颂扬统治者施仁政于民。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初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形容因对方有罪而自责流泪。指对罪人表示关心,以颂扬为政宽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