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方。大黄三两,桃仁、炒䗪虫(去足)各二十枚。 为末, 炼蜜和为丸,以酒渣煎一丸顿服,新血下如豚肝。治产妇腹内有干血着于脐下,腹痛服枳实芍药散不愈者; 亦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 《金匮要略》卷下【组方药物】 大黄9克 桃仁20枚 䗪虫20枚(熬,去足)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200毫升,煎1丸,取160毫升,顿服之。 【适应病证】 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癥块等。 【方义分析】 方中大黄荡涤攻瘀,桃仁润燥,缓中破结,䗪虫善于破瘀,用蜜可缓方药之峻,且润以补之。 下瘀血汤xià yū xuè tāng方剂名。《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䗪虫。 【方源】《张仲景方》。 【组成、用法】用䗪虫二十枚(熬,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为末,炼蜜杵和,分为四丸。每以一丸,酒一升,煮取八合,温服。 【功用主治】产妇腹痛有干血。 下瘀血汤xiàyūxuètāng《金匮要略》方。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个, 虫二十枚。为末, 炼蜜和成四丸, 以酒煎一丸, 顿服。功能破血下瘀。治产妇干血内结, 腹痛或有癥块, 及血瘀月经不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