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下喉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下喉痈 下喉痈痈肿发于下喉处,位于舌根与会厌所在部位,称为“下喉痈”,又称会厌痈,类似会厌脓肿。其病因病机与其他喉痈相同,多因肺胃火热上蒸咽喉,熏灼肌膜,腐化成脓而致,若局部受异物损伤,感染邪毒。则更易诱致成痈。症见吞咽疼痛,咽下困难为主。初起时,咽痛,自觉有硬物梗于喉下,饮食不适,吞咽时疼痛更甚,痰涎不能咽下,滞留口内而致流涎,或频频咳嗽,咳则疼痛加剧。随病程进展,纳食更感困难,勉强吞咽时,甚为痛苦。发声不扬,语音不清,如口内含物。但一般并非声哑。其牙关开合自如,可与喉关痈鉴别。严重者,也可因痈肿过大,堵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痰鸣气喘等症。抽出脓液后,症状多能减退。但若脓液骤然破裂,溢入气道,也可致窒息或使邪毒扩散。检查可见咽喉红肿,会厌呈鲜红色,或红里透白,红肿高突如半球状,并常见痰涎潴积,聚于两侧。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口臭,大便实,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等实热症状。又因吞咽疼痛,饮食困难,水谷不进,可渐见衰弱症状。治疗上,与喉关痈大致相同,宜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与清咽利膈汤加减,或用仙方活命饮。若病已多日,水谷不进,见衰弱症状者,虽有大便不通,不可用猛烈泻下之药,如《咽喉经验秘传·治法凡例》所说:“凡喉症初起,大便秘结,宜大黄、玄明粉下之,则火降而易痊,若至五、六日,久不食而大便闭甚,用之立斃,盖因病久,胃气已虚,元气已弱,故禁用硝黄,虽大便秘甚,亦宜蜜导等法,此秘诀也。”此外,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应在充分准备下进行,以防脓液一涌而出,流入气道,引起窒息。早期喉中可吹冰麝散或珠黄散,以解毒消肿止痛。对于饮食困难者可配合使用擒拿法治疗。 ☚ 里喉痈 暴喉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