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肥皂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肥皂莢
肥皂莢  féizàojiá

木名。皂莢之一種。因果實肥大,故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肥皂莢》:“肥皂莢生高山中。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开白花,結莢長三四寸,狀如雲實之莢,而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中有白仁如栗。”

肥皂荚Chinese coffeetree

Gymnocladuschinensis,别名肉皂角。苏木科肥皂荚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8。高达30m,胸径1m,树皮灰褐色、粗糙,无刺。芽隐于复叶柄下,无顶芽;2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3~5对、小叶20~30枚互生,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1.5~4.0cm,端钝或微凹,基稍歪斜;顶生总状花序,花杂性同株,淡紫色,4~5月与叶同放;荚果椭圆形,肥硕,长7~14cm,具2~4扁球形黑色种子,果期8~10月。产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陕西、贵州、广东、四川等地,多生于海拔300~1500m丘陵地区。喜光,喜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生长中速,寿命长。播种繁殖。同属还有美国肥皂荚(G.dioicus),树高30m,胸径1.2m。2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端有芒尖;雌雄异株,雌株圆锥花序顶生,雄株花簇生,花绿白色,花期6月;果长圆状镰形,长10~25cm。原产加拿大东南部及美国东北部至中部,中国北京、青岛、南京、杭州有栽培;适宜用作园林观赏树种,在原产地种子加工后可代咖啡饮用。

肥皂荚

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肉皂荚、肉皂角。为豆科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Baill.的果实。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辛,温。涤痰除垢,解毒杀虫。
❶治咳嗽痰塞,风湿疼痛,痢疾,肠风,便毒。煎服: 1.5~3g。
❷治头疮,疥癣。烧存性,研末调敷。本品含三萜皂苷: 肥皂荚皂苷 (Gymnocladus Saponin) A、B、C、D.又含多种单萜葡萄糖苷。

肥皂荚Chinese coffeetree

Gymnocladus chinensisBaill.,又称肉皂角、肥猪子。豆科,肥皂荚属。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1 m。树皮老时灰褐色,粗糙。小枝粗,叶柄下隐芽。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3~6(10)对;小叶20~30,互生,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1.5~4 cm,先端钝圆而微凹,基略歪斜;小托叶钻形、宿存。总状花序顶生,花杂性,淡紫色,与叶同放。荚果椭圆形,肥厚,长7~12(14) cm,宽3~4 cm,暗褐色。种子2~4,近扁球形,黑色。分布长江流域,南至广东北部、贵州北部,生于海拔300~1 500 m林中。较喜光,喜温暖气候及肥沃土壤。生长较快。木材用途同“皂荚”。果含皂素用于洗涤和入药。

肥皂荚

肥皂荚féi zào jiá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肥皂荚(13)。药名。
【性味】辛,温,微毒。
【功用主治】祛风湿,止痢,疮癣肿毒。

肥皂荚féizàojiá

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肉皂角。为豆科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chinensis Baill. 的果实。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辛, 温。除顽痰, 涤垢腻。治咳嗽痰多、痢疾、肠风, 煎服: 1. 5 ~ 3 克。治头疮、疥癣, 烧存性, 研末调敷。本品含皂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