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黄“第三纪古生物裂隙堆积”遗址
位于上黄镇。地处水乡,平原丘陵错落,河道湖泊交织,远古动物化石蕴藏异常丰富,有“4500万年前远古动物大世界”之称。自20世纪70年代初于此发现第四纪动物化石“剑齿虎”起,就成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重点考察地区。20多年来,通过对境内水磨山等山丘采石场剖面的鸡窝形裂隙堆积动物化石采标考证,重大发现连续不断。已发现哺乳动物化石50余种,分属灵长目、肉食目、兔形目、食虫目、翼手目、裂齿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等。其中有些体形较小,属于“祖先”类型的动物。尤其是发现了高级灵长类祖先“中华始猿”化石,从而否定了高级灵长类起源于非洲、埃及的观点,证明高级灵长类的祖先在中国上黄。还发现属于低级灵长类的世界最古老狐猿化石,为研究灵长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实证。其中上黄眼睛猴为中国特有。上黄裂隙堆积是迄今在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始新世时期地层,动物种类之多世所罕见,为我国本世纪古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